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我當馬上施救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經歷了兒子得病這件事,以為自己真正懂得了明信因果的道理了,直到有一天我恭聞佛陀師父《你明信因果嗎?》這盤法音時,才大夢初醒!自認為是明白,是“明信因果”的修行人,但是卻沒有真正弄懂佛陀講的義理,只是盲目的聞法,根本就沒有真正明白因果的道理,真是徒勞行啊!
我們都是無常路上前進的一人,當走到人生終點,根據各自的因果業力去閻王爺那裡接受審判,任何凡夫都逃脫不了。後面,還有比感染COVID-19痛苦千萬倍的因果債等著呢。只有學佛修行,明信因果,深深懺悔往昔罪業,多行善業,學到真佛法,才能轉換自己的因果業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呢?凡遇有不順,我們第一反應就是到處找原因,總是先從別人身上找問題,責怪身邊的人,認為這都是別人的錯,並且揪住不放。長此以往不僅容易得罪人,還會由此產生種種誤會和矛盾,甚至彼此不相往來。但是有個規律......
恭讀了《拉珍文集》中的一篇文章《信佛》,猶如當頭棒喝。拉珍聖德的一句“你不信佛”讓一個學佛多年依然煩惱不堪的行者目瞪口呆,看到這句話的我當下很是驚訝,都已經學佛十幾年,還說不算信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看著眼前的一切,我思緒萬千,如我等生死輪回的凡夫,自己都被因果業力緊緊鎖絆在輪回中無法自拔,除了盡自己所能地勸慰和關心,專心為亡者念佛誦經,希求得到佛菩薩的垂憫,還能做什麼?再由他人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至親,更是心生怖畏......
仔細觀察,他們的動作也不怎麼標準,也是在模仿學習中,但是他們卻絲毫不怕別人笑話自己,看上去照樣跳得那麼起勁,那麼自信!而我比他們年輕,卻擔心別人笑話,還畏懼不敢向前!說到底,其實就是怕在眾人面前丟了面子!而自己這是光顧著面子,卻忘了跟人家學跳舞目的是為了鍛煉身體......
佛陀在法音裡告訴我們,真心學佛才能斷除世俗我執。“真心”就是真正虔誠於佛法,不打折扣地照著做,時時檢審自己的身口意是否符合佛陀的教誡。只有真正像佛菩薩那樣忍辱、慈悲、一切為利眾生,才能斷除我執,直至解脫成聖!
學佛如初,成就有餘,不忘清淨初心,方得始終,為眾生真心祈願,於生活中踏實修行,才能獲得勝妙功德!
確實,絕大多數的國人信仰佛教,是期待佛菩薩能夠幫助自己,改變人生。但很多人的佛教信仰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追名逐利,臨時抱佛腳祈求換來平安富貴或名利地位,他們缺少了真正的誠心與敬畏。當佛教真正住在我們心間,深入了靈魂,就會讓人用全部的身心去迎接,用徹底的誠懇去受納,依教奉行,祈求早日脫離生死苦海......
萬惡淫為首,邪淫,這不光是為學佛人的戒律,只要有點道德素養的人都知道要遵守的,這樣社會才能和諧穩定,減少犯罪。像我這位朋友一樣,不分是非曲直、盲目崇尚邪惡縱欲的人真是愚癡可憐!現在還有人因為生活壓力大,不想承擔責任,不選擇結婚,而是跟這個好幾天再跟那個好幾天,像脫衣服一樣,換了一個又一個,隨便的很......
我的外衣褲、安全帽幾乎都已經毀了,後來得知我的車頭、車蓋、後照鏡車殼也通通都毁了,可見這撞擊之力道有多強!這次車禍讓我再次體悟到佛法的真實不虛,以及佛法不可思議的力量,一個這麼大的車禍只有小傷,讓我知道一定要把握時間好好修行,朝向菩提大道前進......
看罷掩面所思,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不禁頗有感悟!人們為什麼會喜歡迷戀追劇,因為劇情裡,有我們感同身受的處境,有我們現實中所無法企及和渴望的東西,比如心怡的愛人、美滿的家庭、受人敬仰的地位與財富……其實我本無我,四大假合,又何來身外之物可執!
從古至今,很多人注重“面子工程”,經常把面子與名譽、地位聯繫在一起。這些人,對外——要維護自己的好形象,對內——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所以,若有人駁了他的“面子”,那恐怕就有大事發生了。細細想來,小到一群人結帳時哄搶著買單,大到某些人為了維護可憐的自尊引發了慘案,無不是注重“面子”惹出的事端!小時候,我也被“要面子”坑過一回......
誠然,從經濟上看,我一直在虧損。一畝地的產量和別人相差了一千多斤,這一千多斤就是約莫一千五百塊錢,六畝地就相差將近一萬塊錢。但是,從科學、健康、利益眾生的角度來看,我賺得可就太多了!豐收後,村裡人看到我曬的玉米,他們都驚呆了,連連問我:“你這曬的什麼東西?怎麼長得像珍珠一樣?”
媒體經常報導某某曾經彩票中大獎,而幾年的揮霍,他之後的生活變得更加狼狽,據調查全世界約70%的彩票大獎得主,幾乎七年內回歸原形,有的比中彩票前還要悲慘。很多人在反思總結這種意外之財得來是福是禍,但都沒有說到點子上,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曾經講過一個公案,可以讓我們真正地迴光返照......
“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有許多人認為這句話就是指凡修證到大成就阿羅漢果位,就可以只修慧不修福了。所以,大家通常見到的羅漢像大都是“窮光蛋”形象。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偏見。“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的由來是這樣的......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用一句現在流行的話說即是“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所以,想想我們自己到底做了什麼而導致這種遭遇,才是我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向。史上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疫情已經三個年頭了,我想再也沒有比這場疫情的爆發更能讓我們領會到人與自然是個共同體的道理了。其他生命與己息息相關。覆巢之下無完卵,大疫之下又豈有完膚之地!
從燒香拜佛的目的來說,絕大部分人是求家人平安,求財源廣進,求多子多福,求姻緣順遂,求升學順利等等。或者是有人遇到逆境又無力改變之時,會把希望寄託在燒香拜佛上。但有人不禁問道:“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筆者要說的是,這要辯證看待......
當年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也是一位大居士,他自己認為佛法很精通,到每個地方也都喜歡去拜訪一些大禪師,去參學。有段時間他在杭州做官,剛到杭州就聽說杭州一帶有一位威望很高的修行人“鳥窠道林禪師”,是位得道高僧。於是就慕名去拜訪,見到禪師就向禪師請教......
這位女士名叫燕子,家住上海,頗具愛心。面對飛舞的蟑螂,說不害怕,那是假的,但她不忍心像大多數人那樣一踩了之或一殺快之。因為在內心深處,她堅信一個真理——“眾生平等”。在日常生活中,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文章是我親身經歷對第三世多杰羌佛佛法真實不虛的見證,希望所有跟我有類似經歷的癌症患者,正經歷生離死別重大挫折的人,或任何想學佛修行的人,透過這兩篇見證讓大家仔細反思,為什麼很多人不分貴賤在罹患癌症、重病時既使你耗盡鉅資醫療,仍然會藥石罔效而撒手人寰,為什麼一個平凡的弱女子卻能夠在接觸羌佛佛法後兩年內,病情由癌末轉而為癌細胞持續的清零?
怒火讓我忘記我曾許下要好好弘揚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如來正法的心願。怒火讓我不顧被我接引來佛堂的人,我放著他們自生自滅,火讓我理智線完全崩潰……。漸漸的我意識到我的超級感應力越來越不靈光了,我的小天使好像也自動退休不見,想什麼都變成逆著來了!身體也突然出現了很多莫名的狀況,比較嚴重的是醫生在當我做完核磁共振檢查後,告訴我得了失智症......
。他們愚癡地認為,佛法的戒律根本就守不住,今天犯懺悔了改天又犯,因此只有念佛最穩當。我隨口說了一句:“如果學佛不明法理,不從修行入手來轉換因果,我保證念破喉嚨也去不了極樂。”沒想到我這句話好似捅了馬蜂窩,她們輪番上陣群起而攻之,根本就沒我插話的份兒。有位大姐說......
這是一位朋友的真實分享,她親見了鳥媽媽連續三天尋找孩子:兩年過去了,每每看到飛鳥或者聽到鳥叫聲,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鳥媽媽......
我是一個普通上班族,初學佛時總覺得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吃飯、睡覺、通勤,能學佛修行的時間簡直太少了。想到人身難得,無常迅速,而我又把時間“浪費”在俗務上,焦灼煩惱之心簡直更甚。我當時認為只有勤學理論、參禪的時間才是在求道,甚至於為了節省時間來學佛法義理,把家務都儘量推給家人做,如今想來真是大錯特錯!
關於明信因果,在阿王諾布帕母著的《子必依論》中,用一章專門講過,明信因果和相信因果是兩碼事,相信因果不一定真正理解因果道理。在佛陀說法《你明信因果嗎?》法音中,佛陀更是深入淺出,苦口婆心,講了我們應該如何去認識“明信因果”這四個字,對我觸動很大......
然而《楞嚴咒》目前就有幾十種不同版本,從八百多字、六百多字,最短的二百多字都有。難道是釋迦佛陀當年說了這麼多種版本嗎?
前兩天在老家和父親一起刨花生時,談到了小時候的往事,說著說著父親神色突然變得凝重了,像是勾起了什麼難過的記憶。沉默了一會兒,他跟我說:“芳兒,你九歲時得了一場病,差點兒死了,臉和嘴唇都發黑了。你還記得嗎?”一瞬間,三十多年前的記憶像是那些深埋在地裡的花生,一鏟下去,露出了它們盤根錯節的根系……
不論是否是佛弟子,不論是否信佛,都應該相信因果,乃至明信因果,戒殺放生。如此,才有可能轉化因果業力,讓惡業遠離,讓善果早日成熟。如此,就能獲得吉祥安康,便自然不必“恐陽”了......
我以前有個同事,她父親有個愛好就是喜歡釣魚。因為釣魚釣得久了,一般魚塘他覺得都是小兒科,喜歡在自然的河流湖泊裏釣,覺得那才有點難度,有點意思。他們家冰箱裏長年都塞滿了他父親的“戰果”,一家人換著法的吃魚,吃到見了魚就沒胃口的地步。
有一天聽畢爺爺說他家後院總有狐狸出現,他決定弄個夾子夾狐狸,沒過幾天我聽說畢爺爺果真逮著隻狐狸,而且還活活包了狐狸的皮,把它的皮做成了一個圍脖。又過了幾天我去畢爺爺家玩,一進院子就碰上姓邊的大姑媽,她是畢爺爺的鄰居,她說“你畢爺爺病了,下不了地了。”
一群目瞪口呆的屠宰場工人,拒絕宰殺這隻跪地求饒的黃牛,牠的雙眼充滿哀傷,同時臉頰掛滿著眼淚。一位香港的包裝廠老板Billy Fong如此告訴記者。在場的人都非常地感動,他們一起出錢買下這隻牛,將牠送到一間佛寺,並祝福這隻牛能平靜地過完餘生......
珍惜二字對那些真正依教奉行的修行人來講,都明白它的真正含義,而我是一個佛學知識非常淺薄的人,對“珍惜”的理解一直都是膚庸之極還不自知,直到我學習了拉珍聖德的《珍惜》一文......
一個小小的細節蘊藏了種種因果,一不小心就會給眾生造成極度的痛苦,招致自己黑業增長還不自知。就像今天發生的事情,不但沒有增益善業,反而增加了惡因。使本來滿身業障的自己雪上加霜。實在需要慎重呀!
我不敢面對自己,不敢想像自己的平常,我戴著“老修行”的帽子多年,平時把“慈悲眾生,關愛眾生”掛在嘴上,對自己說,對同修說,對家人說,但在關愛眾生的細節上比不上一個率真的孩子。我難道不應該為這“自詡的慈悲”感到羞愧嗎?孩子這節課給我上得好呀!雖過去多年,至今依然清晰難忘,銘記心間……
每一個緣起都很重要,所以我們要珍惜可以接引大眾學習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如來正法的機會。這是要利益衆生的佛事,要有堅定的信念,好比蓮花的純潔美麗是經過污泥的考驗,不是嗎?
作為佛弟子不能救拔度脫往昔父母已經非常羞慚了,又何忍為了今生父母的生辰而殺害往昔的父母!學佛前愚癡無明不識眾生父母而造諸殺業傷生害命,如今學佛了又豈能再添新殺業!苦海眾生因因果果冤冤相報輪回不休,作為佛弟子不僅不能殺生還要行放生慈悲愛護六道父母,因此我決定生日那天帶母親去放生......
“是呀,很多人一聽學佛就馬上聯想到“吃素”,彷彿不吃素就不能學佛,或者學佛必須吃素。如此誤傳讓很多暫時不能吃素的人,不敢學佛。當然能吃素最好,但暫時不具備吃素條件時,吃“三淨肉”照樣可以學佛的。”我回答。娟子插話說......
從自己的私心雜念出發,把自己的愉快、高興、快樂、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這就是我執的表現。而凡是把自己的利益舍去,處處考慮眾生的利益,處處為眾生著想,把自己放在一邊,這就是斷我執的表現。由此,我想到自己在實際生活中,處處都是我執的表現。比如說......
2021年10月,對我們全家來說,果報現前災難上身,掉進了黑暗的旋渦,但經過努力,萬幸能起死回生,重新贏得光明及未來。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又是如何走出災難回歸正途,成為佛化家庭的呢?......
我們這一生最可怕的不是變化,而是稀裡糊塗,如溫水煮青蛙不知變化無常,不知不覺中讓光陰流逝了,最後等那些美好的人和事消散了,等明白過來之後發現人已老、心無力、命已絕。若生命如燭火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莫待到人死如燈滅命去無成就。上面說了這麼多的“無常”,那什麼是無常呢?
“請大家不要吝嗇自己的善良,這個溫暖的世界需要我們每個人添磚加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平凡的日子裡,找到人性最初的美好。”最近,賈永婷的這段真誠感言感動了無數網友,登上各大平臺熱搜,這段話的背後更是有著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
眾生平等,小動物的靈知心識其實是和我們一樣的,只是形象不同。它們和我們一樣也是有感情的,你若真心對它好,它一定會惦記和感恩你的;相反,你若故意傷害它,它肯定也會記恨於你。既然它們來到了家裡,肯定是與我們有緣,也許是我往昔的父母、兄弟姐妹,也許是我的孩子,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傷害它們,一定要善待它們......
人生追求幸福快樂本沒有錯,但這幸福快樂卻很短暫,會如閃電般消逝。絕大部分人沉醉在貪嗔癡愛、喜怒哀樂的人生中,也沉溺在縱欲享樂的生活裡,習慣用“世事無常”來開脫自己、麻痹自己,卻很少有人想要脫離苦海……
他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很吃驚,跟我急了起來:“海鮮,海鮮,就是要吃新鮮的,不吃活的,難道還吃死的?你不要再說了!”雖然他當時心裡不高興,但他好久沉思不語,想必是我的話對他有所觸動吧。我不在乎他人對我的看法,以後遇到這種事情我還會管的,只要能救眾生,面子又值幾個錢呢?
佛法需要用真心來換,然而在我們很多人心中好像供養僅僅是一點錢財,而且還不能做到發心純淨,比起普欽法師、虛雲法師的捨身供養,我們供養點錢財又算什麼呢?然而真正的供養則是我們虔誠的心,是我們真修實行的三業相應,是大悲利眾的菩提行!
過去,只記住修行是遷轉意識入於行持;現在當再次恭學佛陀說法時,才發現我遺漏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遷意修不但要遷轉意識入於行持,還需要固定理念意識,把自己的意識鎖住,照著去做,去實行。一旦下定決心、確立目標,就要在行持中始終貫徹不能鬆懈、放棄。正因為忽略了這一點,我的行持出現了問題......
就以眼前這位女居士來說,她不識字也沒什麼,在寺廟常碰到不識字的學佛人,但她的無所畏懼讓我瞠目結舌,她說自己什麼法都懂,還說菩薩最大。我說你既然什麼法都懂,我問你什麼是佛法?她回答的當然不沾邊,我又問她六道輪回是哪六道,她伸著手指說雞、鴨、魚……真是驚掉了下巴!
我真心聞法了嗎?我聽懂了多少?真的要我分享的話,我可能連一盤法音的1/100都說不完整。更何況,我照 佛陀法音說的落實了多少?做了幾分?自己摸著我的良心打分數,分數實在是太低了,因為我根本沒有好好真心聞法,真正體會到 佛陀說法之悉有難得,把此世能夠恭聞 佛陀說法這無上福報法緣,好好的打從內心去珍惜再珍惜......
身邊有不少這樣的師兄姐這樣想過,包括我自己,對學佛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沒有信心,覺得自己業力重,黑業深,曾經做過很多壞事,無明中傷害過不少生命,錯過很多因果,這輩子成就解脫肯定是沒有什麼希望了,於是破罐子破摔。就像個學習不好的孩子覺得升學無望,前途一片渺茫,於是就放棄努力,肆意糟蹋自己的大好光陰,結果可想而知。那麼,業力深重的我們,到底有沒有希望成就?
有些東西你看不見摸不著但並等於不存在,有些事你可能不相信但並不等於沒有發生;就像很多人不相信有輪回這件事,但輪回卻真實存在。曾經有則報導......
大媽經常到村裡一個“跳大神”的人家裡去,時不時地買點香和紙錢去燒,希望能夠通過這個方式保佑她身體健康。那個“跳大神”的人也經常灌輸她只要天天來供奉,身體就會好起來,以後肯定能夠盤腳打坐就走了。她也就相信了。後來突然有一天那個人又跳又唱地告訴大媽......
現在,許多人不懂因果,賺不到錢,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就怨天尤人,或是抱怨父母、或是抱怨領導,或是抱怨政策,或是抱怨老天爺……有些人痛恨自己的爹為什麼不是有錢人?其實,按照因果規律,你今生有什麼樣的爹,是你往昔業力造成的,所以,沒必要一味抱怨外境,而應儘快從當下行善積福做起......
現實中,我往往會有意或者無意地覺得畜生低下、認為牠們非常愚笨,甚至看到一些長得稀奇古怪的小動物時,心裡會產生恐懼和討厭之情。所以在生活中,我並沒有實際做到視他道眾生與我平等。例如在路上看到......
插隊,代排隊,都是小事,微乎其微,但不經意間,就觸動了他人的利益,引起了爭端。常言道:“包穀總彎腰,智者總溫和。”修行就藏在細節裡,生活處處是道場,事事是考驗啊。如果小事我們還做不好,那還談什麼解決生死大事呢?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講的是有一位禪師因其佛法精深,每次講經時,都有很多信眾不遠長途前來聽他講經,廟子裡經常擠得水泄不通。於是,信徒中有人提議,建一座比較寬敞的講堂。不久之後有一位善信用袋子裝了50兩黃金......
那段時間,我真的非常開心,一想到孩子的戶口解決了,就特別想告訴所有的親朋好友。現在想想,這次我給孩子辦戶口的過程異常的順利,這絕對是佛菩薩的加持啊!我無限感恩,從心底至誠發願,要帶著女兒一起學佛修行,助她從小種下善因緣種子,成為一個依佛教戒,利益他人的好佛弟子,同時,我把這些寫出來就是想告訴大家:佛法真實不虛!我使盡渾身解數都做不到的事情,通過真修實行和虔誠的祈求,在佛菩薩的加持下輕而易舉成了現實。
如果將父母沒有幫扶孩子完成學業,讓孩子靠貸款上學,上綱上線到“喪失責任和人倫”來說,那無疑是對普天下為人父母者的道德綁架。應該說,在孩子成年後,父母有能力自然會幫,沒能力時也只能袖手旁觀,要靠孩子自己去打拼。父母對孩子的事大包大攬,有時不是愛而是害。“兒孫自有兒孫福”是一句至理名言,可惜沒有多少父母能真正悟懂......
在我周圍的一些家庭中,原本各自忙碌的狀態,雖有距離反而和諧,可這突如其來的久聚,卻導致閑中生是非,竟成了家庭矛盾的導火索,打破了原有的和諧,爆出了諸多問題;而我從生活的點滴修正自己的行為。在生活中融入佛法的大智慧,學習佛菩薩如何無私利益大眾。有了這樣的心念,無論和誰共處,時間多久,心中無我,何來問題!
近日,上海一位母親出家裸捐588萬給寺院,女兒卻因為沒有錢交學費只能靠著助學貸款上大學。此事成為熱搜,引發熱議。這位“半個出家人”的“虔誠”的行為氣炸了網友,有人表示:自以為非常無私,看破紅塵,但是實際上卻連應盡的義務都沒有盡到,這是信了個啥?筆者深表認同。若不摒棄傷害有情,發菩提心為徒勞......
前些日子,重拾《子必依論》被每句話重重一擊,原來我在修徒勞行。我忘了修行是多麼嚴謹的一件事,忘了求道與俗務如何區分,忘了恭敬心三業相應……。恭讀後,照見自己面對學佛修行這件事是如此散漫,自責懺悔反省......
此事過去很多天了,但是每當想起小狗死前悲慘可憐無助的樣子時,我心裡就特別的難受,原本一隻多麼活潑可愛的小狗,我以為牠在這裡會慢慢地長大,但突然間生命就終止了,這就是無常啊!有情決定死,無情決定滅。我們人類,何嘗不是也在時時刻刻面臨著無常的到來?
奇跡出現了,丈夫和孩子明顯心情愉悅了,煩惱少了,孩子有問題能及時與我溝通,做事也開始積極主動,時不時還與我一起聞法,更值得讚揚的是還能按照佛陀師父法音裡講的要求自己。丈夫有時間就與我一起學習,生活中也在一點點的改變。他倆還成了我的監督員,只要我有一點懈怠,他倆就會提醒我,家庭真正和睦了......
從佛教的歷史上看,高僧大德出家前是會安頓好家裡人的,如六祖慧能得到了安道誠的鼓勵和支援,奉母十兩白銀,這才放心前去求法、修行。又如近代高僧弘一法師,他的境界是“放下你,非我薄情”,在出家前,便給妻子留下了資財,做了安排,在信件中多有殷殷囑咐,並非直接拋下不管。同為出家人,我想真誠地對這位母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