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做點家務,學會付出,體諒大人的辛苦,懂得感恩!(綺帆)
讓孩子做點家務,學會付出,體諒大人的辛苦,懂得感恩!
貼心的女兒主動幫忙做家事,她拿著抹布擰乾水後,開始東擦西擦,後來她把頭伸進櫃子的角落,告訴媽媽:「裡面好多灰塵喔!」看她認真的模樣,連櫃子的角落,她竟然都留意到了。媽媽看在眼裡,覺得很欣慰:女兒真的長大了!讓孩子付出,體會父母的辛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他做家務。
心靈札記:
綺帆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應得與多得」,文中提到:甲不喜歡吃雞蛋,每次發了雞蛋都給乙吃。 剛開始乙很感謝,只是,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習慣又變成理所當然。直到有一天,甲將雞蛋給了丙,乙就勃然大怒。他忘記了這個雞蛋本來就是甲的,甲想給誰都可以。
就如當孩子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認為父母就應該對我好,應該給我生活費、零用錢、幫我買玩具、載我去上學,孩子已習慣得到,卻忘記了感恩。
有機會讓孩子懂得付出,只有付出了,才會體會一切得來不易,也才懂得感恩。孩子還小,他做得了什麼家務呢?其實很簡單,從飯前幫忙拿餐具,吃完飯幫忙拿抹布擦桌子,幫忙做家務是一種要從小就培養的習慣。
很多人往往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自己吃穿用度卻總捨不得,最終不但沒有富養到孩子,還縱容了孩子的「受之無愧」。一味地犧牲不是最明智的愛,真正的富養是讓孩子感恩。而如何讓孩子懂得感恩?綺帆認為惜福很重要!綺帆的人生導師在世法哲言提到:「或生于福而弗識其福,乃處福忘逆之故也,身強以弗察其康,病者之流皆知康安之樂也。」有些人生在福中不知福,儘管各方面條件都很好,但仍覺得這裡不稱心,那裡不如意,牢騷滿腹,自悲不意,這樣的人主要是處在幸福裡頭而忘掉了逆境的原故,在幸福的時候忘了曾經經歷的困難。就正如身強力壯的人往往不知道生了病後的痛苦一樣,不注意保護自己的健康,不珍惜自己強壯的身體,一旦生了病時,病臥床榻,動不能動,吃不想吃,這時候,他才知道健康的快樂和幸福了。
孩子體驗父母的辛勞,能珍惜父母的付出,也學會體諒,更能懂得感恩。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一項調查顯示,懂得感恩的人罹患抑鬱和焦慮的概率更低。而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最終產生的情緒往往是失望與不滿;讓孩子學會懷著感恩的心面對這個世界,學會愛別人,這不是父母的自私,而是讓孩子的未來更有遠見,路更寬更廣。懂得感恩的孩子,生活會更加快樂和幸福,養出感恩的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好福氣!
綺帆
轉載自:綺帆心靈補給站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