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誤解,是如何產生的?(東山)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123456789101112

人與人之間的誤解,是如何產生的?(東山)

人與人之間的誤解,是如何產生的?

某選秀節目中,一位女士在作畫,她對著一個年長的評委一通亂畫,台下的評委們看得不以為然並且都失去了耐心,於是集體滅燈。這位女士忍著委屈繼續畫,最後將圖畫倒轉,撒上白色的粉,呈現出另一個評委的像。此時大家都驚呆了,紛紛向她道歉。這就是偏知偏見導致了誤解,值得我們深思。

其實在我身上也發生過類似事情。有一次,我到某市的寺院遊覽,得知這裡有一個民間放生小組,經常號召大家放生。我覺得這是利益眾生的好事啊,也準備隨喜放生款一同放生。正好有一位出家師在院子裡,我趕忙請教如何交錢放生?誰知這位出家師父說,放什麼生,要放自己放去,寺院不給你放……態度非常強硬,我一聽就不高興了,心想這哪裡是出家人,缺乏慈悲心,放生是利益眾生的事情,他還如此惡聲惡氣!我帶著憤憤不平離去。突然有一天,媒體曝光了這個寺廟是被私人承包的,信眾交的放生款絕大部分被個人截留未用於放生。想來我沒深入瞭解,誤會了那位出家師讓我自行放生的言語,還一直耿耿於懷,實在慚愧。

另外,到菜市場買物命放生,遇到一些掉到盆外的小蝦、螺螄等,我但凡看到基本上都撿起來一起放掉。這時候攤販老闆經常說不要撿了,我再送給你一些。曾有位女士嘲笑我,覺得我貪小便宜。我毫無愧色地說:“這些都是生命,我同樣要救它們!”

若你是評委,看到選手不按常理出牌,一通亂畫,你會給機會嗎?若你遇到反對你放生的出家師,你又如何評價?遇到在菜市場撿小魚小蝦的人,你是否會輕視?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瞭解實際情況或資訊不對等時,常常會從自我已有經驗出發,判斷對錯,評價好壞,而忽略了事情背後的真相與本質。

君不見盲人摸象的局限,青蛙坐井觀天的荒誕?這些都告訴我們看問題不能全憑自己的主觀判斷,應瞭解事物的全貌,客觀分析,洞察事情的本質。

有時候我們認識出現偏差,誤解甚至惡意揣測了別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自我設置了障礙,這種障礙就叫“所知障”。這也意味著,我們用已經知道的知識、經驗去對抗不知道的知識和經驗。

哪些人容易犯所知障呢?比如叛逆的孩子,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而專制的家長呢覺得孩子缺乏社會經驗,聽從父母安排才是正道。又有的企業家認為藝術家整天高談闊論,不事生產,有的藝術家呢認為某些企業家就是暴發戶,渾身充滿了銅臭味。再比如佛教裡很多人士認為學淨土只要念“阿彌陀佛”就萬事大吉,禪宗只要參到“言語道斷,心性寂滅”就成就無礙,殊不知,在修法之外,還有修行。脫離了修行,任你唸佛號念到嘴破都沒用;同理,脫離了修行,參到天荒地老也悟不了道!修行和修法是雙運而行,缺一不可。

而犯了所知障的人,就固執地抱著自己的見解,失去了進步的空間。

畢竟我們學識有限,不能用淺顯的知識來揣度無奇不有的大千世界。而認知水準越低的人,越容易固執、迂腐,接納度低,容易抗拒新奇事物。認知水準越高的人呢,就越開明,不斷包容和接納新知識,也就更容易成長,自然擁有更為寬闊的人生。

因此,放下所知障,用一顆包容、開放的心去尋求真理吧,這樣才不會錯過真正幸福的機會!

撰稿:東山

編輯:悅色

轉載自:學佛新視野 微博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63698424988146#_0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8  
  • 網站圖片總數:16700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5  
  • 總瀏覽人次:1920615  
  • 今日瀏覽文章數:50  
  • 總瀏覽文章數:1415946  
  • 今日瀏覽影視數:2  
  • 總瀏覽影視數:4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