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懷才不遇?(桐伊)
如何面對懷才不遇?
日常中經常聽到有人說別人如何不是,而自己又是如何的正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或是處處遭受委屈。這樣的場景經常耳聞目睹。他們真的是因為“自古聖賢皆寂寞”嗎?
曾有人問蘇格拉底:“您是最有學問的人了,那您能告訴我天地之間的高度嗎?”蘇格拉底回答說:“三尺。”
那人笑著說:“如果天地之間只有三尺高,那一個五六尺的人豈不是把天頂破了?”
蘇格拉底說:“是啊,所以凡是超過三尺的人,如果想要頂天立地,就要懂得時刻將頭低下來。”
所以一個人哪怕是真正的高人一等也應該懂得謙虛,讓人三分,千萬不要得理不饒人,更不能持強淩弱。
我們再來看看真正有本事的人是如何做的!在人類幾千年發展歷史及佛史上,真正妙諳五明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展現了眾多聖跡,做出人類無法複製的藝術品,座下取得大成就的弟子也不勝枚舉。
佛陀卻一再說自己沒有本事,以一個“慚愧者”自居,說自己是“眾生的服務員,是一切眾生楷模。”
佛陀在說法法音《如何做人,做聖?》裡,揭示了為人處世的真諦:“行的人不一定受尊重的,而不行說行的人是受人藐視的,行而說自己不行的人才最受人尊敬,人家才會覺得他是最厲害的人。”
你覺得自己是屬於哪一類呢?再看看那些天天發牢騷的人,哀歎自己懷才不遇,認為自古聖賢皆寂寞的人,大家還會覺得他厲害嗎?
作者:桐伊
轉載自:吉祥地樂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s0He-mgcx6o42nLhMLHmvg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