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字差點被改成拉丁字母,那麼佛經是什麼情況呢?( 多持)
中國的文字差點被改成拉丁字母,那麼佛經是什麼情況呢?
中國的漢字從起源算起有7000多年的歷史,這是一件很值得我們自豪的事情。不過就是這麼一個讓我們自豪的文字在100多年前差點就沒了。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出現了“漢字拉丁化”運動,這個運動就是設想以拉丁字母代替漢字,並最終廢除漢字。因為拉丁文字只有20幾個字母,學起來比繁瑣的中文特別是繁體字要簡單得多,因此當時政府為了儘快讓民眾擺脫文盲,因此才有了用拉丁文替代中文的運動。運動的結果沒能改變漢字的主導地位而擱淺了,當然另一種新文化運動開啟了我們從之乎者也進入白話文的歷程。
而今隨著網路的發展,國人們又“玩”出了新花樣,層出不窮的網路用詞,有時連國人自己都有些看不懂了,更不用說外國人。像什麼“yyds”是永遠的神,“jb”是舉報,“nsdd”是你說得對,淘寶叫“某寶”,拼多多叫“拼夕夕”,直播間叫“播播間”,就連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貨幣也不能叫人民幣和現金,只能叫做“米”。幾萬幾十萬只能說多少“W”。
其實,拋開這些網路用詞,僅粗略說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差異,相信學過中文的人都知道,那麼文言文在不同的朝代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詩詞歌賦、駢文楚辭、離騷、表、說、銘、記、論等。下面我們來看一首古詩,相信很多人如果不查閱對這首詩也是不明所以的。
纖凝翠微顛,
扶光入滄淵。
扶搖驚砂起,
山弄望舒遠。
古今對照一下我們始得知:山叫“翠微”、海叫“蒼淵”、雲叫“纖凝”、風叫“扶搖”、太陽叫做“浮光”、月亮叫做“望舒”、被狂風吹起的沙粒稱作“驚砂”。
讀完是不是感覺現今直白簡潔的詞彙很難呈現這首古詩的意境和美感,而這僅僅是漢文字本身由古雅到白話的一種演變,那麼這樣古雅的文字所表述的內容用他國語言來表達又會是怎樣的呢?
一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的教科書中發現了英文版的《長干行》,這是著名詩人李白寫的一首五言詩,這首詩還催生出“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兩個無人不曉的成語。當留學生看到英文版的《長干行》時訝異不已,原因是,翻譯版本和原版論起美感,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那句經典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英文翻譯是:你踩著竹竿走來,玩著騎馬;你在我的座位上走來走去玩著藍莓。再如“兩小無猜”成了”two small people”即兩個小人兒的意思,也就是說一些字眼翻譯成英文完全變了模樣,又如詩中“長幹”指南京,也指南京一處裡巷名,翻譯更是難以貼近原意。其實不僅僅是翻譯成英文,翻譯成其他文字也同樣如此,完全無法呈現李白原詩的古典意境和韻味,更不要說從李白的詩中讀到什麼盛唐氣象和一言一典凝聚的千載風華,翻譯的弊端由此可見,但對於沒有領略過《長干行》原汁原味的外國人,讀到翻譯版本後,很多人都不禁讚歎中國的詩歌竟然這樣美。英文版《長干行》不僅入選美國教材,還入選了美國《諾頓文學集》這樣的權威文學讀本,但是在留學生眼裡兩個版本的《長干行》其差距不亞於兩個星球的文學。
這不僅讓人想到我們佛弟子讀誦的三藏經典。我們都知道原始的佛教經文和大部分論著都是梵文,傳入我們中土的三藏經典,皆是由梵文翻譯成我們的古文言,國度和語言文化的差異是不爭的事實,難道古文言真的能毫無差繆的呈現梵文經書的義理嗎?更何況波旬還曾發下誓願,讓魔子魔孫于僧團等佛教團體中破壞佛法教義和戒律,佛經已經到了滿目瘡痍的地步,末法時期的我們又哪裡能學到什麼真佛法!即使研學的是真的原汁原味的三藏密典,習慣於白話文的我們又能讀懂多少教義?所以末法時期眾生尋求解脫何其艱難。好在佛菩薩大慈大悲,只要我們眾生真心追求嚮往成就解脫,佛菩薩就不會拋下我們!
事實就是如此,這暗沉的末法時期,原始古佛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無量大悲憐憫眾生真的降世娑婆了,為娑婆有情帶來了純正無偏的佛法,更難得的是古佛降世以我們現今漢語白話起法講說,所以說我們得遇了怎樣的因緣福報啊!當然因緣福報要抓住要珍重才算真的有福報。世上最悲哀的事就是福報現前卻茫然無覺擦肩而過。
如果我們不想成為一個錯過機緣空自嗟歎的可憐人。就千萬抓住機緣,跟緊佛陀,把自己從沉淪的苦海中解脫出來,成為一個真正的幸運者、真正的佛弟子吧。
撰文:多持
編輯:籬菊半開
轉載自:幸福圓滿人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Pr32KKcAVB2prTrL9pF0rQ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