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失敗的原因在於只差最後一點努力
很多人失敗的原因在於只差最後一點努力
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cm。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 30cm 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僅僅用了六周的時間,就長到了 15 米。其實,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將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擔心你此時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人生需要儲備,有多少人,沒能熬過那三釐米?什麼叫價值?同是兩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杆。晾衣杆不服氣地問笛子:“我們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憑什麼我天天日曬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卻價值千金呢?”笛子回答說:“因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卻經歷了千刀萬剮,精雕細做。”人生亦是如此,經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扛得起責任,肩負起使命。看見別人輝煌的時候,不要嫉妒,因為別人付出的比你多。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有什麼人生開掛,只不過是厚積薄發。

蟬,要先在地下暗無天日的生活三年,忍受各種寂寞和孤獨,依靠樹根的汁一點點長大。然後在夏天的一個晚上,悄悄爬到樹枝上,一夜之間蛻變成知了。然後期待太陽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飛向天空,沖向自由。
很多人的奮鬥就像生長的竹子,一開始卯足了勁,但是由於前面的大部分階段都在打地基,所以成效並不那麼明顯,在第 1 年、第 3 年,甚至第 4 年的時候選擇了放棄。就更不用提蟬的淡定和堅守了。大部分人都是在離成功一步之遙卻放棄了。
中國有句老話“行百里半九十”,意思是行百里路,走了九十裡,也只算是走了一半;深層含義是說,做事情越接近完成時越關鍵,很多人開始的時候總是雄心壯志,宏圖遠大,可是隨著時間的進行,慢慢的就沒有了動力,沒有了毅力,沒有了決心,堅持到九十裡就放棄了,到最後草草了事。

學習佛法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很多修行人起初入門的時候是抱著了生脫死、出離輪回的信念,來跟隨上師學習佛法的,也有的是看到聖師的無量法力,想為家人求平安祈福報跨進佛門,後來在學習中懂得了佛法因果的道理,明白世界一切皆不過是幻化夢趣,從而下決心要出離六道而學習佛法,但是這種出離心大多保留不了多久的時間,甚至過一陣子就恢復了以前的老樣子,警覺之心逐漸麻木,整個人又變得無所謂,隨隨便便混日子了。當業力顯現時,由於各種世俗的牽掛和羈絆而逐漸喪失正知正念,就由最初的學佛拜師求解脫,漸漸變成了追逐金錢,名利,地位,爭權奪勢,勾心鬥角,貪著之心不斷滋長,愈演愈烈,最後一步步慢慢走向了墮落的深淵。
所以有句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越學越遠了,這就是沒有真正做到持之以恆的虔誠與精進之心行,失去了當初學佛的正念初心。因此才說:學佛如初,成就有餘。
實在發人深省!
轉載自:幸福人生新視野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YvQxcxdG4AWyW8on_SJtaA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