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媽媽尋子記(行茶)
鳥媽媽尋子記
這是一位朋友的真實分享,她親見了鳥媽媽連續三天尋找孩子:
兩年過去了,每每看到飛鳥或者聽到鳥叫聲,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鳥媽媽。
那是農村最常見的麻雀,灰色的羽毛,翅膀上有一道道黑條紋,腹部有微微泛黃的絨毛,瘦小個兒。
牠連續三天一直在破舊的老屋前,時而飛到這裡,時而又飛到那裡,不斷地透過窗戶,往裡瞧。
我家總共四間老舊瓦房,牠反復在幾個窗戶間飛來穿去,小眼睛像黑寶石一樣又黑又圓,還一眨一眨的,很靈動。
其實,剛回老家,我就欣喜地發現多了一個新鄰居——鳥兒在紅豆杉樹上安了家,窩還挺隱蔽,不仔細看還真不容易發現。鳥窩築得挺大的,可能有一大家子吧。
(樹上的鳥巢 作者供圖)
我帶著好奇心靠近一看,一隻小鳥在裡面走來走去。看到我在看牠,便瞬間縮到了角落裡,一動不動了。後來牠忍不住“啾啾”了幾聲,好像在呼叫媽媽,樣子有點慌張。
我柔聲對牠說:“不用害怕,我不會傷害你的,就是過來看看。”一會兒後,我有點納悶:“怎麼就一隻小鳥?牠長這麼大了,看到我還不飛走?”
我輕輕撫摸牠,牠卻有點不領情,倔強又排斥,伸開翅膀蹦來蹦去。仔細一看才知道,牠雖然長大了,羽翼豐滿了,但是有只翅膀卻非常小,好像殘了,所以飛不起來。我怕嚇到牠,很快就離開了。
傍晚時分,一隻大鳥飛回來了,熟練地進了窩,嘴裡還叼著食物。我不禁讚歎:一家子相親相愛,互相扶持真好。
接連幾天,我都看到那只大鳥早出晚歸,不辭辛苦地帶回食物餵養小鳥,牠應該是鳥媽媽吧。
為什麼這麼說呢?鳥巢築得很大,應該夠一窩鳥生活,現在卻只有兩隻鳥,可能其他的小鳥長大後都各自成家了。這只小鳥因為不能飛翔與覓食,無奈成了“留守小鳥”。鳥媽媽就一直照顧牠的生活,沒有離開。
鳥和人一樣啊,也有家庭,有子女,也會互相疼愛,互相照顧,彼此溫暖。
母愛作為世間偉大的情感,是相通的啊!可惜人類好像很少能換位思考動物們的親情問題。
有一天,我去親戚家做客,傍晚回來就聽見門外嘰嘰喳喳的鳥叫聲,也沒當回事。
早晨起來,那只大鳥就一直在窗邊飛來飛去,還往屋裡看。我就納悶了,問道:“媽媽,你看,那只鳥老在窗外飛來飛去,是不是有事呀?”
媽媽猶豫了一會兒,想說什麼又咽了回去。
第二天天亮,牠還是那樣。我又問媽媽:“咋回事呢?”
媽媽“唉”了一聲,既愧疚又糾結地跟我解釋:
“昨天我把那窩裡的小鳥抓出來了,想著讓小鳥陪孩子玩。誰知牠看到小孩就亂跑亂飛,雖然飛不高,但也不好抓。牠躲在櫃子下面的角落裡就一直沒出來。後來不知啥時候牠跑出來,掉到了洗臉盆裡,可能撲棱撲棱沒飛出來。等我發現時,牠已經被嗆死了。”
聽到這話,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湧上了心頭。我也忍不住歎了口氣,“唉!”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窗外的鳥媽媽。
大鳥還在窗外飛來飛去,我們一家都無顏面對。牠越著急,我們越愧疚。家裡安靜極了。
第三天,鳥媽媽依然出現在窗外,焦灼地尋找著牠的孩子。
我躺在炕上看著鳥媽媽,一臉凝重。牠彷彿知道了什麼,翅膀用力地拍打著玻璃,劈啪作響。媽媽無奈地說:“你看,牠又來了。”我沉默了。
最後,我把死去的小鳥埋在了紅豆杉樹下,翻土時,情不自禁落了淚,又到鳥巢裡放了一碗小米,以表歉意。從那以後,鳥媽媽再也沒飛到窗外。我時不時去鳥巢看看,發現小米沒有少。
幾天過去了,我再去查看鳥巢時,鳥媽媽死在了鳥巢裡。牠的身體都硬了,眼睛還睜著。鳥巢顯得空蕩極了。
往日紅豆杉樹裡的熱鬧情景,頓時浮現在我眼前,一幕幕,一回回……
從此以後,我和家人再也不敢捉小鳥了。
我們開始敬畏生命,生怕再給這個世間帶來痛苦,帶來本可避免的生離死別。
撰稿:行茶
編輯:薩依/悅色
轉載自:人生新視野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48442391265621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