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只採了一朵蓮花竟被嚴厲呵斥,這是為何?(上福地)

有一位修行人,習慣每天在大樹下誦經、持咒、打坐、修法。一天,他打坐感到昏沉,就起身到林間散步,偶然走到一個蓮花池畔,看到蓮花正在盛開,迎風搖曳,十分美麗。他心裡升起一個念頭:這麼美的蓮花,摘一朵放在身旁,待會就能聞到沁人心脾的芬芳香氣,我精神一定會好很多呀!於是,他彎下身,在池邊摘了一朵。可正當他要離開的時候,一個低沉而巨大的聲音傳來......

人道與天道的境界有多大差別?與佛道的不同又是什麼?(安然)

老子曾說過:“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佛道則是“利益眾生而無掛於心”。以上道出人道、天道、佛道境界的差別......

放生有四條原則,您認同嗎?(行茶)

放生數載,大量瀕臨傷亡的眾生被我們救了下來。看到它們重獲自由的欣喜模樣,我也感到歡喜。那些畫面時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溫暖依舊。在此,我總結了放生的四個原則與善友們分享,期待與大家交流共進......

現代山水畫《飛舟拿魚》,其題款書法金石味甚濃(齊魯)

我恍然大悟:雖然聞法三年多了,卻沒有邁進真修行的門檻!(雪馨)

以前,我總是很單純的以為自己學佛多年,是一個大好人,是一個不錯的修行人,不殺生,不吃肉,不惹父母生氣,不跟別人吵架。在外人看來,我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最近,我通過認真學習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講法《什麼叫修行》等法著,對照自己的心行,頓覺自己離一個真正的修行人的差距太大了。比如......

在修行橋的中界線上,你邁向何方?(葵心)

其實,學佛修行人中也存在著甲乙丙丁戊等各色各樣的人,為什麼有的人能成就,有的人不能成就?其實我們都要問問自己,現在處在修行橋的哪一段?有沒有半途就退縮了?是朝菩提段進取,還是在輪回段徘徊、沉溺?抑或是一隻腳在輪回道,一隻腳在菩提道?

從“獅子身上蟲”談末法時期學佛人該何去何從(籬菊半開)

末法時期佛法學者眾誠心者少,深解義理得大成就者更上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末法眾生業力深重,根性低劣;二是佛法經歷代相傳流變遺失嚴重。說到佛法的流變遺失釋迦世尊早有預見。在《佛藏經》卷中釋迦世尊有云:

AM1300中文廣播電臺-佛弟子訪談(五十一):專訪台灣竹雲寺住持、《揭開真相》作者 正慧法師

第二階段專訪節目:「佛弟子訪談」,現邀請到台灣竹雲寺住持,《揭開真相》作者正慧法師受訪,於空中暢談佛教、佛學、佛法的相關問題:

  • 正慧法師分享要達到清淨三業相應,首要重點要以六點應證來生起對南無羌佛是真正佛陀的認知。
  • 正慧法師分享要達到清淨三業相應,第二大重點要達到心行與戒行的純淨。
  • 您知道什麼是真正佛陀的十八件鐵證嗎?

頁面

  • 網站文章總數:6887  
  • 網站圖片總數:16865  
  • 網站影視總數:1542  
  • 網站檔案總數:1067  

  • 今日瀏覽人次:88  
  • 總瀏覽人次:2096846  
  • 今日瀏覽文章數:74  
  • 總瀏覽文章數:1562862  
  • 今日瀏覽影視數:2  
  • 總瀏覽影視數:5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