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Simplified) English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不離世覺

不離世覺

  在《阿含經》中記載,有人請示佛陀說:「什麼是世間?」
  佛陀開示說:「眼是世間,耳、鼻、舌、身、意是世間。」
  依佛法來說,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六根和合就是有情眾生的身心個體。佛為什麼說六根是世間呢?
  因為眾生現實的生命,是由過去的業力所招感,有了所招感來的身心個體,就有一切的心識活動。比如說:眼睛能見到形色,耳朵能聽到聲音,鼻子能嗅到香臭,舌頭能嚐到滋味,身軀有觸感,內心有想法等等。心識的活動,會引起感受,適合自己身心的就感受喜樂,不合意的就感到痛苦,將這些所感受的,再加以分別、聯想、思考,就引起身體動作或者語言表達。
  這種身心的活動,本來都是變化無常遷流不息,當中並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如果我們透過正確的深刻觀察,就能夠確認這個事實,但是由於眾生不願面對事實,接受事實,在無明不知的情況下,自少年到老都感覺自己沒有變化,就是有意味到變化,也只是外表的變化,內在猶是直覺到自己是實在的,正是這種對自己身心的執取愛著,才引起了人生一切的煩惱,這就是世間。所以生死的流轉,可以說就是由六根的認識活動開始的,當然解脫也還是要由六根下手。
  如果從這個多變的世間來觀察,不論是個人乃至所有的事物,一切都是無法永久的,但並不是因此,世間的一切就一無是處,佛法上是承認世間也有相對的價值,只是說它不究竟而已,所以徹底來說,世間的本質就是苦。
  佛法上所說的苦,不是指憂愁痛苦的苦,主要是說世間的一切皆在無常變化的過程中,並沒有什麼是究竟圓滿的。因此,這才有出世法的必要,佛法所說的出世,並不是逃避世間,是出離有漏的境界,是看清世間實相而放下一切貪著,去除煩惱。
  三世多杰羌佛開示說:「佛法是建立在世間六大緣起和合之因的悟諦,所以世間上的一切處事接物、為人、生活、工作、思想、行為等,乃至世間上的起心動念,所有相對事物及意識,都是對自己行為的洗刷,因果的印證。學佛為修行,修行就是以世間上的一切來磨練自己的修養,更正自己的行為,以自己的行為去應照世間上的諸法。」
  六祖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是心法,解脫要由當前對境的心念去覺悟,如果離開當前的心念,另外去找尋菩提,就像求兔角。兔子是沒有角的,要求兔角這就是妄想,那是不可能找到的。
  真正的佛法是以世間法為基礎,所謂出世法是由世間法而出離顯現的。以煩惱而言,煩惱來自無明,無明的本身,就是不覺。一個人無明,並不是說這個人沒有明的內涵,是因為這個人在情緒上、環境上或業力上的關係,將明覆蔽住,雖然有明的內涵,但不能展現出來,因此才叫做無明。
  眾生無明造業,招感生死流轉,要如何才不被業力束縛而得到自在呢?這就必須明白緣起的教理,建立正確的見解,把握身心活動當下的內涵和作用,加以調適、修養、改變,這樣才能轉煩惱成菩提,擺脫無明,遠離迷惑,完成一種突破性,成為覺悟出世的現象。因此,修行的方向,是由煩惱當中下工夫,從不覺中去著手。正因為每個人本來就有覺悟的能力,所以處在任何一個無明裡面,其實也都是一個開始覺悟的機會,問題是能不能去把握這個機會?
  佛法是智慧之學,能有智慧,就能看清事實,就會有成熟合理的人生觀,就能以一顆更加真實的心面對生命,更加喜悅的心面對世界,更加慈悲的心面對他人,這就是佛法最根本的關懷。
 
 

 

發表新回應

Filtered HTML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可使用的 HTML 標籤:<a> <em> <strong> <cite> <blockquote> <code> <ul> <ol> <li> <dl> <dt> <dd> <img> <span>
  • 自動斷行和分段。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484  
  • 網站圖片總數:15468  
  • 網站影視總數:1228  
  • 網站檔案總數:1038  

  • 今日瀏覽人次:838  
  • 總瀏覽人次:1311098  
  • 今日瀏覽文章數:661  
  • 總瀏覽文章數:916106  
  • 今日瀏覽影視數:23  
  • 總瀏覽影視數:2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