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都經歷過蓄勢以待天時的過程,我們能例外嗎?(多持) |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大量佛弟子恭聞羌佛法音,修學如來正法,而獲諸受用。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本區大量轉載諸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祿東贊法王得大成就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祿東贊法王修學正法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大西拉仁波且大放虹光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侯欲善參觀極樂世界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西方佛國天窗開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趙玉勝往升中品中升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王程娥芬成就顯赫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劉惠秀坐化圓寂殊勝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們的親眷

我當馬上施救

籃秀櫻居士往升淨土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修學正法得解脫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聖僧寂後肉身大神變 開創佛史圓寂新篇章

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123456789101112

成功者都經歷過蓄勢以待天時的過程,我們能例外嗎?(多持)

成功者都經歷過蓄勢以待天時的過程,我們能例外嗎?

郭德綱曾經在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使我有洛陽二頃良田,安能佩六國相印。”有人說他不自量力,竟然自比蘇秦。有人知道他經歷的過往所以瞭解他這句話的意思。

這句話的典故源自于戰國時期的謀略家蘇秦,他自幼家境貧寒,後來到鬼穀子那裡學了一身驚世的本事,當學藝有成後日子反倒過得更慘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歷經磨難的他終於扛了過來,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六國封相。

在他榮歸故里衣錦還鄉時,昔日曾經嘲笑他的人跪了一地,蘇秦看著跪在地上的這些人發出了這句感慨:“使我有洛陽二頃良田,安能佩六國相印。”就是說但凡當年我在洛陽有人給我兩畝地,我也不至於逼自己努力成了六國宰相,這就是這個典故的由來。

至於郭德綱成名之前曾三次進京準備一展宏圖,但一次次的都是除了碰壁還是碰壁,到了第三次進京,郭德綱就基本放棄了自己的遠大志向,為了能活下去已經準備只要有人收留他給他一口飯吃他就甘心給人當狗了,但是就這樣也還是沒有人願意收留他。所以郭德綱拿蘇秦自比,就是說當年但凡有人賞他一口飯吃他也不至於扛個德雲社出來。

其實人走到絕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和鬥志。所謂絕境不過是另一種重生,古德先賢的例子不勝枚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巴頓也曾說過:“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穀底的反彈力。”

回首反思我們經歷的人生中難熬的那些時光,那個時候是多麼恐怖的體驗。時過境遷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那些事又算什麼呢?那樣的情緒和心態對結果毫無益處,而且當時覺得那麼可怕的事情,放到漫漫的人生路上就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了。每當這樣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其實都是在庸人自擾。很多時候我們的煩惱都是自己找的,不是煩惱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自己撇不下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當我們學會不跟自己較勁時,生活中便多了那份雲淡風輕。當我們不與煩惱較勁時人生的路就會變得更加寬廣。

諸葛亮居茅廬時說:“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劉備去世的時候講:“屈身守分,以待天時。”孫臏在兵法裡寫道:“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北宋宰相呂蒙正解釋得非常清楚,他說:“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長,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縱使文章蓋世,孔子厄于陳邦。即使武略超群,太公釣于渭水。”成就人生輝煌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所有的高手都知道擇天時而行,天時到了自然可以起飛,甩開膀子大膽的幹。但是天時沒到那就要按照中庸所講“韜光養晦,素位而行。”安分守己的待著,這個時候折騰的越猛,對自己的傷害就越大。萬物皆有跡可循,可偏偏有人看不到,也不相信天時,就是一股勁的猛幹。君子居易以俟命,進是樂,退亦是樂。小人行險以僥倖,進是憂,退亦是憂。

任正非40歲創立華為,曹德旺41歲成立福耀玻璃,宗慶後44歲才成立了哇哈哈,張忠謀56歲成了台積電,芒格38歲才剛剛涉足投資行業,山德士66歲創立了肯德基。在此之前,他們都經歷了難以名狀的人生低谷,而我們現在大多數人30來歲就想著成名立萬,賺到足夠的錢,然後人生得意須盡歡,盡情的去享受,那麼我們永遠也登不到山頂。

我們都太急於求成了,我們的眼裡只有山頂,卻靜不下心來去走好自己腳下的路。亞馬遜CEO貝索斯在一次訪談時說有一次我問巴菲特:“你的投資理念如此簡單,為什麼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呢?”巴菲特送給了所有人一個非常紮心的答案:“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

當今住世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於《世法哲言》中如是教誡我們:“事業之就亦複如是,足踏其實,步無虛發,真知之具由然實鑒,具實者于高難而不畏其困,故攀之于高而在於實。

意思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營事業,就像是修建高樓一樣,首先要打好地基。把自己鍛煉的具有真才實學,積聚足夠的能量,最後才能進入實踐。並且,在具備可以運用於實踐的知識和力量以後,還要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千萬不能在中途遇到困難阻障就半途而廢,要知道想要成功經歷些障礙和挫折是必然的,只有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才能取得成就。所以,攀之于高而在於實,基礎牢靠,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地登上去,才會達到事業的頂峰。

撰文:多持

編輯:去一塵

轉載自:網易 福慧慈緣

https://3g.163.com/dy/article/H4KD4V6J05526BTH.html?clickfrom=subscribe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更多文章

發表新回應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808  
  • 網站圖片總數:16700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55  
  • 總瀏覽人次:1920615  
  • 今日瀏覽文章數:50  
  • 總瀏覽文章數:1415946  
  • 今日瀏覽影視數:2  
  • 總瀏覽影視數:4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