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生死分界線,該怎麼做?
臨終生死分界線,該怎麼做?
“醫生,那我怎麼樣做才能讓我父親死。”
這句大逆不道的話,是《天道》中丁元英當著家人面問的,這麼直接問怎麼讓病人死,而且是親爹,難怪大哥怒目,母親責怪…
醫生回答丁元英:“中國沒有安樂死的立法,我回答不了這個問題,這裡是醫院,只要病人沒有死亡,只要病人賬上還有錢,醫生就要繼續治療。”
醫生在法律法規下履行職責,家屬也有權決定治與不治。
著名言情小說作家瓊瑤,也面臨這樣的難題,她想在丈夫平鑫濤生命的最後時刻,尊重他的意願——自然的走,不要過分醫療,而平鑫濤的子女卻主張不惜一切代價搶救。
面對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瓊瑤讓步了。
在生離死別時,親人們對於該不該搶救的分歧司空見慣,因不舍而盡力挽救,也有花錢買心安,花錢給別人看,不讓自己背不孝的駡名……
我在病房工作多年,見過太多生離死別的場面,沒有麻木的習以為常,我知道那是別人的事,但心裡還是難過,一幕幕死別的場景絮繞著: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身份、不同地位,從這裡走向終點。
死的痛苦,活的孤獨……
與其說我陷在別人的傷痛裡,不如說我深感人生的苦短,生命的脆弱!顯而易見,我也逃不過這一關。
為了擺脫這一恐懼,我走進了佛門,去找尋出路,瞭解生命的真相。
通過學習正知正見的經論,對臨終有了較清晰的認知,人是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因緣和合而成。
臨終時,風大先散,就是呼吸先停,其次是火大散,體溫下降,人變冰冷,然後水大散,地大指骨骼肌肉等,以前土葬,就會隨時間慢慢腐爛掉。
老護士長常說:一泡尿出來了,沒救。我知道那是經驗之談,如今理解那是水大散,是此生最後一泡尿,油幹燈盡了,救不回來了。
火大散時,我當時不懂,以為病人冷,就加蓋被子,想讓病人回暖,活過來,不知道四大分解時,蓋一條絲巾在身上都會增加痛苦,引起嗔恨,導致墮落。
搶救、按壓、哭聲都是干擾。後來醫院不許放鞭炮,是怕影響病人的休息和心情,也為消防安全,其實對亡者更有利,此時的安靜,避免生嗔恨。
我的同修,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兩口,很虔誠精進學佛修行,八十多歲的師兄,突然不舒服,不想吃東西,孩子送他去住院,師姐告訴醫生,不用插管等一系列搶救,順其自然,醫生用了些藥物,眼看無力回天,師姐說要在斷氣八小時後抬走,醫生說那就去往生室,安詳合眼後,推入往生室。
往生室中央高牆上,供有佛像。
醫院還有往生室?我沒聽過,更沒見過,這一步關懷真是做到極致,可謂送人送到西天。
師兄是開飛機的,在藍天飛行幾十年,他知道要到極樂淨土,還得有真佛法,83歲求到法,修學近一年後往生了。
他如同熟睡般安詳,大家不間斷的助念。
真正的佛法,是可以超越生死輪回的。
臨床死亡後,“識”最後離開,此時念誦阿彌陀佛,正確引導亡者是有效的,也是為其做的最後一件事,能助益其增加善業之功。
歸納一下:
1:病危時,保持安靜,不搬動觸及身體,不可淨身更衣,不行插管、電擊、心臟按壓等搶救,可蓋上往生被;
2:斷氣後至少八小時不觸動身體,至少24小時輪班助念阿彌陀佛,佛號不中斷;
3:引導亡者,放下一切世間執念,憶持彌陀;
4:辦喪事,不殺生而行放生,最好素食招待親友、來弔唁的賓客及服務人員;
5:三天后可以淨身更衣,入殮。
臨終之做法,對所有離世者都有好處,對不信佛、不學佛、只信佛、只念佛、沒有修行的人都適用。
對如法修行,學到真佛法的人有緣得知,也可以助念、回向。
不包括預知時辰往生、生死自由的聖者。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轉載自:吉祥地樂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t-9Tno7qnwzIZ7dM2_I_AA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