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佛道,先結人緣(802學習班)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廣結善緣是一句眾所周知的話。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所謂結善緣,是和他人建立融洽的關係和良好的溝通。
那麼,怎麼樣才能廣結善緣呢?
1故事一
有時一塊錢也可以跟別人結善緣,不但帶給別人親切感,還能救人救己。
有一位年輕軍官,看到一位貧困的老婆婆哭著要自殺,原來她家僅有的一塊銅板被拐騙,換成了假錢。
軍官心有不忍,於是拿了一塊錢跟她換假錢,隨手放在胸口,就上前線去了。
在戰場上,一顆子彈正射過來,年輕軍官來不及閃躲,只感到胸前震了一下,竟然沒有受傷。
他驚魂未定,摸摸全身,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塊正中央凹下去的銅錢,他才明白,原來是這塊假銅錢救了他一命。
這一塊錢的結緣,真是功德無量。
2故事二
曾經有一個失業的青年徘徊在臺北火車站前,望著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色發愣。他想找一個有錢人的車撞上去自殺,以便讓貧窮的老母親得到一筆撫恤金過日子。
正在他萬念俱灰時,有一個高貴美麗的小姐經過他面前,對他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這個青年一高興,竟忘了尋死;第二天他居然得到了一份工作養家,更不想死了。
一個笑容的因緣多麼大。
別人灰心時,你鼓勵他一句話,對方就有絕處逢生的感覺;
別人失望時,你讚美他一句話,他就覺得人生可愛多了。
所謂“一字之褒,榮于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一句好話可以使人快樂、天地清平。
一個小小的善心,一件小小的善行,都可以蔚成大功德。
3日常與人結緣
一句睿智的語言,可能影響對方一生,成為他生活的指南和處世的依據。
在某些事情上給別人一點方便,有時會成為大家欽佩敬愛的對象。
譬如員警先生在十字路口攙扶老婆婆過街,為大家樹立美好的形象;
售貨員親切地引導客人買東西,讓顧客享受到購買的樂趣;
小朋友很有禮貌地讓座給老人,使我們對國家的未來有信心。
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與人結緣。
學佛法、做功德,有時候不一定要入山修行或施捨錢財。
有時候一句好話、一件善事、一個微笑、一點知識,都是與人廣結善緣,成就功德。
……
把握、創造、隨順因緣。
“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人身和一切,皆因為父母所生,父母教養、哺育我們,娑婆世界群情奮力,各功所能,辛苦勞累,功德巍巍,相互造就生活之園,隨處隨地皆是眾生功德所聚,我今方有安處,我今方有衣食,故一切眾生無始至此皆我父母,皆我親情眷屬,我們才有現在的身體、知識、能力、處境和諸有資糧、修學佛法的緣起等一切享受,......”
佛陀在《極聖解脫大手印》中說法的真諦,應該讓我們深思體悟,社會要靠群體的力量,才能發揮作用;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切要仰仗士農工商的合作無間,才能衣食無缺,免於匱乏。
我們要感謝因緣,感謝眾多的人成就。
如果我們想要事業亨通、生活幸福,就要和一切眾生結現世好因、未來善緣,直至和諸佛菩薩結法緣。
“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舍,同結萬人緣。”
只要依持諸佛教戒,正見行善心,那麼善緣處處在,善門處處開,最終必會成熟如來正法因緣,獲證菩提道果之機!
轉載自:802學習班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ycC8EpeVPgi3lRLdTkEAdA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