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我當馬上施救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這些不同的哲理名言,都是前人們的人生散慧(聰明)結晶,用他們理解到的方式,來應對不同的人生際遇,可讓後世藉由他們的經驗,跨過不同的困境與難題。但是,是否這樣就完全正確無偏了?如果把這些歸納起來,最終都會遇到一個情況......
前幾天,我見到一個初學佛的師姐,她告訴我:她對於身邊好些佛弟子很失望,並且說她不太想學佛了。她的話讓我很吃驚,我一時有點懵了,我說:“師姐你怎麼這麼說呢?學佛修行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有善根的人才能有緣學到如來正法,你怎麼能感覺失望呢?”她就跟我說......
你們既然來拜佛,就應該知道,佛是最圓滿,無上正等正覺者。豈是鬼神之類可望其項背?簡直是邊際不著。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時時都在加持護佑著眾生,你們一邊在拜佛,祈求佛菩薩保佑你們,一邊卻在侮辱佛菩薩,將佛菩薩看成鬼神,你們認為拜的有用嗎?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說的是日本明治時代南隱禪師的事。有一天,有位大學教授自恃學問深厚,聽說南隱禪師佛法精深特來向他問禪,以便一較高下。兩人落座後,南隱禪師以茶相待。他燒好茶水注入這位教授的杯中,直到杯滿也沒有停下來。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知道再也不能沉默了,於是說道......
“原來提供場所的那位師姐,她家的孫女剛滿月,不知為什麼,師兄姐們每次來共修,孩子就開始哭鬧不止,弄得有些同學心生煩亂,也許是孩子小,看見陌生人就害怕吧。那位師姐覺得孩子受到了影響,所以暫時不想讓師兄姐們來共修了。”“那以後你們怎麼辦呢?”我著急地說......
他是一個很豪爽的人,平時總是真心實意地對待所有的親朋好友。這次他是去參加一個朋友女兒的婚禮,在高速路上,因睡眠不足導致深度疲勞,在車上猝死,真是讓人痛心!生命如此脆弱,無常如此迅速,正如......
人在低谷時最忌諱的就是妄動,因為這個時候我們的心是不清淨的,甚至是帶著怨恨惱怒。所以,我們應該明白,首先自己的一切遭遇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種條件具足之後必然發生的。更不是指跟某人某環境有關係,如此思考就會放下怨恨和不服,不至於把責任都怪罪於單獨的某一個人、事、物上,也能夠做到更大程度地接納......
這種言論卻讓許多人深信不已,所以在末法時期恭敬聽聞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是多麼重要的事情,正確的知見才能引導走向真正的解脫之道啊!
我們不要老是急於求成,總覺得為什麼我已經很努力了還是沒有效果。其實,一努力就要看到效果那是小孩子才會做的事,作為一個成熟人就懂得耐心。佛教經典裡有一個公案......
風雨人生,不會事事如意;紛擾世界,不會處處悅心。但善心不能丟,壞心不能有,做好自己。在踐行善良的路上,我們有時需要放棄某些自身的利益,需要自己物質或精神上的某些付出,需要學會包容,學會理解,學會奉獻,而這些都正是一種自我精神上的昇華......
現在想想自己,真的太愚癡太可憐太差勁了。一隻小小的蜘蛛能夠創造出這麼漂亮的家園,完全是因為它們目標堅定,有明確的方向,做事情專一。而我為什麼學佛會受用甚微、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呢?就是因為沒有真正虔誠恭敬地對待佛菩薩,沒有堅定自己學佛的信願行,沒有及時修正自己邪惡錯誤的知見……相比之下,我覺得自己真的趕不上一隻小蜘蛛......
人與人相逢,是一場緣,誰和誰相伴,也是一場緣,有時相守只是為了了緣,別離也僅是緣了而已,不是誰能改變得了誰,也不是誰都能被誰改變。曾經有人認為,相處十幾年,或許你在對方心裡,有那麼一點份量,甚至自負地認定,對方會為了你改變一些,可結果往往以失望收場,當一次次的期待落空,一次次的願望,變為眼巴巴地守望,當所有的落寞,只能埋在心底,此時,你是否感受到那一末一廂情願的可悲!偶然間,聽一朋友分享:
這是一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多年的勤奮好學卻疏忽于一時的散漫放逸。大四時,許多同學正忙著衝刺考研、考公務員,又或奔忙於投遞簡歷找工作,他卻迷上了網遊。一有“組織任務”,他便翹課,然後義無反顧投入網吧,一陣“廝殺”,玩得天昏地暗!因此功課很快亮起了“紅燈”。老師勸說多次無果,告誡他再這樣下去,就要被退學了……他心裡有所鬆動,但還是扛不住遊戲的誘惑,深陷其中。玩遊戲需要買裝備,他的飯錢也挪用在上面,最後只好用泡麵對付,沒錢了反覆向父母要!某個週六,他良心發現......
可就在這時,一團烏雲飄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夕陽就被吞噬,整個天空再也找不到之前美麗的景象,只剩下那團孤獨的烏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啊,夕陽確實無限美好,只是好景不長,很快就會消失。這讓我想起了......
事實證明確實有改善,聞了法音第二次後母親的行為開始轉正常了,睡眠也好很多,父親感覺很不可思議,於是他們把聞佛陀法音作為了每日必須要做的功課。我想等以後因緣成熟,讓他們真正皈依佛門,做個依教奉行的佛弟子!
反觀一下自己,他人給我提出修改意見,我不僅不知道感恩,內心還感覺修改很麻煩,這其實就給自己的修行之路設下了前進的障礙,真是不應該啊!做一次視頻就反照出我那麼多的不足,實在值得我深思啊!佛陀教導我們......
日常中經常聽到有人說別人如何不是,而自己又是如何的正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或是處處遭受委屈。這樣的場景經常耳聞目睹。他們真的是因為“自古聖賢皆寂寞”嗎?曾有人問蘇格拉底:“您是最有學問的人了,那您能告訴我天地之間的高度嗎?”蘇格拉底回答說:“三尺。”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新法音讓我迴光返照一個問題:「我執,到底有多不容易發現呢?」前幾天自己在騎車的路程上,後方忽然竄出一個騎士與我擦身而過差點撞上我,瞬間受到驚嚇的我生氣地在心裡叨唸......
瞭解點宇宙知識,認識到人類的渺小,有助於在廣袤而浩瀚的未知面前保持敬畏和嚴謹,而不是自以為是狂妄自大;有助於放下一切所知障,以謙恭求實的姿態,去學習去瞭解去探求未知世界的真相,勇猛精進地修學如來正法,直至成就解脫!
我國歷史發展過程中曾有過一段漫長的封建統治時期,封建迷信思想在很多科學知識落後的地區一度盛行,乃至到了科學發展非常先進的今天,也沒有被根除,社會上的迷信行為屢見不鮮,很多人美其名曰“風俗習慣”,並且妄圖借此來“趨吉避凶”。可是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地方風俗的迷信行為,真的能讓人趨吉避凶嗎?
當看到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導。我今天的言行,哪裡是一個慈愛的媽媽?哪裡是一個修行人的行為?想到此處,我頓生懊悔之心。這一刻,我的教育觀被重塑了!我不能以家長的權威來壓制兒子,而要用平等的心態和他交流......
為什麼有人看似付出一分的努力卻得到了十分的收穫?為什麼有人看似做事輕輕鬆鬆很容易成功,而有人卻要費九牛二虎之力?為什麼有人生活一帆風順而有人卻舉步維艱?你有過這樣的疑惑嗎?
其實很多人並沒真正注意過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究竟是在求福,還是在折福?比如,當看到別人升職的時候,特別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我們是在感受別人的喜悅,在為他們祝福?還是嫉妒不平,或嗤之以鼻、看不起他呢?我們吃飯的時候,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時,是會生氣地倒掉,或埋怨飯做得不好呢?還是會時時去感恩種田人的辛苦,賣菜人的辛勞,或是做飯人的用心呢?
過度消費就是在提前消耗自己的福報。我們若沒有那個消費能力,為何要買名牌和奢侈品呢?平常物品難道就不能用了嗎?購買者不過是考慮到一個“面子問題”罷了。如果為了面子,像“曬富”的朋友那樣丟了生活的樸實和安穩,就得不償失了......
當今社會,有這麼一種現象,有些人生病了,尤其是在醫院救治沒有明顯效果的重病,他們就會花很多錢去請一些所謂的大仙、巫婆,在家裡供奉上山神地神,大仙、巫婆們圍著又唱又跳,再燒些紙錢,然後就說病會慢慢好的。事後,有的人由於其他原因碰巧真的好了,但是有的人一次沒好,可能還會接二連三地去請求,會不斷地給錢繼續請求所謂加持保佑......
人生短暫,好不容易得一人身,要好好珍惜,不但自己應該趕快學佛修行和修法,還要引導親人一起學習,這樣才能有希望離開這個生老病死苦的世界,得到永恆的快樂,而不至於等到那一天到來時束手無策。而當今世界上最正確無偏的修行法要莫過於古佛再來的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親說法音和所著經著......
有一年,鄰省因天災糧食歉收,一些人不得不外出謀生計。那段時間,父親總會在院子外面掛一個竹籃,籃子裡面有時放著兩個饅頭,有時是兩塊紅薯,或者是幾個窩窩頭。“把食物放到外面不怕別人偷了去嗎?”小顧疑惑地問。父親搖搖頭,笑著說......
過了好幾天,我才突然想起這件事,就趕緊去粘網的地裡查看,結果發現有好多鳥兒已經被粘住活活餓死了。看到眼前這悲慘的一幕,我的心如刀絞般疼痛,淚水瞬間奪眶而出。平日裡我口口聲聲說眾生平等,可我的行為是平等了嗎?如果當時是我的父母、孩子面臨被害,我還要等忙完活兒再去嗎?
我當時想:一個報告而已,悲傷、恐懼也改變不了什麼,這是我的因果業報,我不能去執著報告單上的數字,我要在佛菩薩面前真心懺悔我無始以來的罪業,並把誦經聞法以及放生的功德,回向給曾經被我傷害過的一切有情眾生,我要祈求佛菩薩加持並超度他們,讓他們都到極樂世界去!說來奇怪,當我真正放下一切的時候......
通過總結養護向日葵的經驗,我不由得聯想到了我們在學佛修行的過程中,又應該怎樣才能讓自己像花朵吸收水分保持新鮮一樣,在菩提道上福慧增長、成就解脫而避免損減墮落呢?怎麼樣才能“剪去”我們不符合佛陀教戒的“腐朽根莖”,時時保持修行之花、菩提之花盛放如初呢?我們怎樣才能獲得學佛修行的更大受用呢?
當果報現前,受病痛折騰到想動卻無法自如,甚至將學佛拋之腦後時,才深感過往稀鬆平常的生活著實是多麼莫大的福報。無常總來的悄無聲息,這次過關了下次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突然到來,下次是否還能順利的過關!?我真誠懺悔,提醒自己趕緊調整這要不得的鬆散心態,當好好珍惜把握時間學佛修行才是......
細想自己一直以來的張揚傲慢都是因著虛榮心作祟,生怕別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處處凸顯自己,如今看來這樣的自己真的好幼稚,好低俗,如此又怎麼可能進步呢?正所謂“謙受益滿招損”,如同上學的時候,哪次考試考好了,我一驕傲,下次考試准考砸!生活中如此,學佛修行更是如此。記得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藉心經說真諦》這本寶書裡面提到的一個公案......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該享受多少善報,遭受多少惡報,都由我們自己的因果決定的。這一生有多少福報,也有相應的份額。若我們只知享樂,卻不知培福,甚至還一味浪費,那麼很快就會把福報資糧消耗完,恰如“眼睛一閉一睜,錢沒了”。剩下的,恐怕就是欠債度日了。我的身邊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情緒就像是一把雙刃劍,良好的情緒會為你趕走陰霾,而惡劣的情緒則會推著你走向深淵。
而情緒穩定,就是一個人最好的養生。
世界上所有的病都是情緒打了敗仗,那麼如何管理好情緒?
如果覺得情緒難以自控,那麼,我們至少可以先從這四點做起:
前面提到的那個所謂的“高人”,打著佛教的擦邊球,實則不過一江湖騙子為圖錢財爾;其宣稱的所謂“金剛上師”只不過是盜用了佛教密宗的“上師”這一名稱,來作所謂鬼神上身的掩飾假稱而已!此人口中把佛號與其他一些外道的名號雜混一團,所行之事純屬封建迷信、怪力亂神。他以所謂鬼神附體表現出似乎超于常人的力量,宣說可以依靠附體的強大成為“超人”,其實解決不了任何現實問題......
真誠回向感應佛菩薩慈悲加持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倪師姐曾經生了重病,通過誦經、參與108天放生回向之後好了起來;倪師姐的母親已經臥床五年了,她每天做完功課都要給她母親回向,原來毫無意識的老人現在竟然能夠簡單交流了;有的師姐家有螞蟻,通過功德回向,最終螞蟻都搬走了;有的師兄師姐原本沒有工作的,很快找到了如意的工作;也有生意不好的通過放生回向扭虧為盈了……
凡是一切幸福的得來,都是由辛勤艱苦的勞動換來的,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凡是要成就自己的事業,必須應當勤奮地去爭取,要勤奮爭取,自然就有勞累和辛苦,甚至於有打擊和痛苦,但只要你不退步,繼續前進,繼續向自己奮鬥的方向克服一切困難去爭取,雖然苦了,最後取得的目的、出的成果畢竟是幸福......
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前一秒還在哭鬧的孫女後一秒就不哭了,竟然還跟著電視節目哼起了小調,簡直不可思議!她開始喝水了,吃了一個四兩重的大蘋果,吃了一大碗稀飯,上了廁所,蹦蹦跳跳地玩起了玩具,簡直是判若兩人,一切都恢復正常了。看到這一幕家人都驚呆了,我姐姐驚訝地連聲感歎:“神奇,神奇,太神奇了!”
人世間什麼最珍貴?有人說是健康,有人說是財富,有人說是快樂,有人說是自由,有人說是心心相印的愛人……誠然,人生的每個階段,大家珍視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但沒了時間,健康、財富、快樂、自由、愛人等等都失去了存在和擁有的意義......
在初學佛時,有不少人容易產生一種悲天憫人的“救世主情結”。彷彿站在極高之處,俯瞰眾生。每當此時,自己卻沒有察覺到自身的習氣毛病沉重,妄念雜想紛飛,貢高我慢漸顯!
我們兄弟姐妹在一起談論學佛受用時,姐妹也同樣是不精進,雖然皈依了佛門,仍然對佛法沒有深學、實修,我弟、弟媳他們沒有生起學佛修行的信心,總是說:我們現在沒有時間,要上班,要管理果園、農田,上有父母下有兒女要照顧,等我們老了,有時間了再學佛修行吧。但是,天有不測風雲......
難道面對所有的災難和不幸,我們除了痛心疾首無能為力或互相殺伐之外,真的不能夠好好想一想世界為什麼會這樣嗎?問一問這一切的根源究竟是什麼嗎?問一問如何讓世界變得美好、變得安寧祥和嗎?其實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世尊就告訴了眾生世界所有一切的根由和解決之道......
生活的苦難,許多人只在書本上、電視中見過,而他實實在在經歷過。4歲,正是虎頭虎腦的年紀,絕大部分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可他4歲喪父,母親精神失常。而後,哥哥姐姐不堪忍受窘迫的生活,相繼離家。10歲,大多數孩子還處在調皮搗蛋的時期。他卻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與“瘋娘”相依為命。他,就是劉秀祥。一個經歷種種磨難,仍然砥礪前行的勇者......
在佛法當中,有關加持的問題,其實經藏上講得很清楚,但常常很多人不明白加持是怎麼一回事,就到處亂求加持,信口胡言邪說,沒有正知正見。明確地說......
事後回想起當時的經歷,仍覺心有餘悸,我真切地意識到了無常的可怖。我們總認為週末就是放鬆的日子,彷彿短暫地從工作和學習生活中被赦免了出來,可是死亡從不會赦免我們,無常的腳步也不依人類的週末而停息!如果當時我真的一口氣接不上來死掉了,等待我的將會是什麼?
我的內心深切地感受到佛陀師父視一切眾生為親人,平等施予關懷救渡的無量悲願。佛陀師父光明無私,發願堅決不收任何眾生的金錢物質供養,只義務幫助眾生。為了讓眾生了悟正道、明辨正邪,不分晝夜、不計勞苦的宣說正法;為了接待各地前來求見的弟子,經常忙到凌晨都沒能就餐。二六時中,無時不在為六道眾生的利益著想,而終日奔波操勞!
各位想想,佛陀師父為啥子要將這一小段公案放在法音裡面來說法呢?試想如果換成我們去求法,我們真的能無怨無悔地每天走二十四里路,而且每天只學一句,我們會任勞任怨地熬過半年嗎?想想能海法師的這顆心有多純淨啊,有多慈善啊......
為了驗證老師的話,回家後我對兒子的記憶力又進行了測試。我讓兒子試背一段新的古文,他讀了幾遍便能很流利地背誦下來。我想這肯定是參加聖德師父主法的法會享受到諸佛菩薩加持的結果。因此,我內心無限感恩十方諸佛菩薩滿我台灣行之願,感恩聖德師父,感恩師兄師姐的鼓勵!
歷代先哲和隱士總想尋求一方淨土,有些佛教徒也想把娑婆世界打造成“人間淨土”,那麼在這個世界真有“人間淨土”嗎?耐心看完這篇文章,真正想修行解脫的修行人一定會得到一個驚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過去生的種種,形塑我們今生的一切不可變的事,無論出生地、家庭以及種種遇合,「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未來的命運是由我們自主掌控的,並非全由命盤來安設,縱然看似神準,也只能依之前所做的一切顯現的因果而呈現之趨向,並非永恆不變,更非真諦......
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眾生迷於幻我,不見真我》這盤法音,越學習就會覺得越重要。這裡有六點初步感受,僅是摘記感歎,簡短淺顯地與大家交流......
如果那時弄懂了法義我就會知道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是每時每刻於三業依教奉行,大悲無私地利益一切有情,而不是把錢財物質的奉獻看做是供養的主要行舉;如果那時我理解了法義就不會把積累財富作為學佛求法成就解脫的主要資糧,佛菩薩不是世俗中的貪欲之徒,哪裡需要我們的錢財?
平時花十多塊錢買點供品我都要考慮再三,現在我為什麼要打腫臉充胖子?本來買個蛋糕慶祝一下,讓家人高興是沒有錯的,但蛋糕只要衛生可口即可,我卻純以金錢作為有面子的考量,這實在是我執我見的表現!
兩三月前,我的一位同修往生了,大家既難過又高興。這是為什麼呢?難過的是,這位同修——侯師兄再不能與我們同處於現今這個世界了。高興的是,他往生時一切吉祥,沒有絲毫痛苦,相信他已經去到了幸福的“國度”。我們相識結緣,還得從兩年前說起......
末法時期,正法難尋,學佛修行切勿盲目的追尋,聽到有人在宣講所謂的「佛法」,一定要核實其內容是否合乎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說法,凡有違背,絕對不能學習。正確的做法是一心不二的恭聞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親說殊勝法音,以及恭誦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著,這就如同在深夜航海中的一座發光發亮的燈塔,引領着我們往菩提大道前行!
假期,我忙裡偷閒去探望奶奶。長輩指著一張黑白相片問我道:“你知道這是誰嗎?”我看著相片,一張張親人的臉龐在腦海中劃過,可是都對不上號,只好搖了搖頭。“這是你奶奶結婚時照的相。”長輩說道。天啊,這竟然是我奶奶的相片?看著旁邊另一張相片,奶奶已白髮蒼蒼,我怎麼也無法將這兩張臉龐聯繫到一起。人,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老的?
可是憶起他時,除了歎息,我也從沒有想過可以為他做些什麼,直到我接觸到如來正法,學習了因果因緣、輪回無常、功德回向、超度助緣等佛教義理,才猛然意識到我其實可以做好多利益到他的事情。比如,在特別的農曆七月十五佛喜日,我也可以隨喜助緣,讓這位同學有福報參加聖者主法的孝親法會,如同我們累世累劫的親人那樣,助他們增長供佛前燈,供賢聖僧的功德!
有一次我實在忍無可忍,單獨找到那對老夫妻,告訴他們這樣做不是在學佛,而是在助紂為虐,這樣做是到不了極樂世界的,只會墮入惡道。我苦口婆心勸他們趕快離開那個師父,不要再在雍佛寺幫他們做那些欺騙人的事了。可吳婆婆卻堅持說,他們是在做佛事,語氣很堅定地對我說他們決不可能離開自己的師父,更不可能跟姓謬的斷絕關係!時隔幾年,我們偶然從這對老夫妻周圍的鄰居那裡得知......
在實施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七法聞法的過程中,師兄姐們都經歷了一個從畏難自己無法堅持如法聞法,到接受挑戰並且通過自己的方式達到每天都恭聞法音法喜充滿的過程,現在就把幾位師姐分享的經驗綜合起來,看看她們是如何做到聞法,工作,家庭都能兼顧的, 希望她們的經驗能為我們七法聞法的師兄姐,以及還在猶豫畏難中的同修一些啟發......
世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譭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讚歎的人。當你付出時,有人會批評你;當你收穫時,有人會批評你;當你旁觀時,還是有人會批評你。沒有人是不被批評的,只管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讓別人去說吧。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安然以對;既然耳根不淨,不如清淨自心;既然不能如願,不如一笑釋然。人生苦短!每天,都是要給自己一個開心的理由......
這些著名專家在業界還算小有名氣,為什麼會說出這些嚴重脫離生活的逆天言論呢?他們大多都是60後70後,站在高位,憑著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給如今的年輕人提著不合實際的建議。這個現象背後的本質原因是——他們犯了所知障。當代住世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曾教導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