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金句”都含金,小心有毒(東山)
不是每個“金句”都含金,小心有毒
佛教界流傳著某些佛教大人物初看頗似有理的“金句”,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朗朗上口,被一些初學佛者奉為“金科玉律”,甚至到處宣揚。但是只要仔細深究,就會發現不是每個“金句”都含金,有些所謂的 “金句”卻是毒人慧命的邪知邪見。
比如:被廣為流傳的“正人行邪法其法亦正, 邪人行正法其法亦邪” 。這句話非常有蠱惑力,很多不明就裡的人受其影響,作為“口頭禪”,隨時拿出來把玩!
殊不知,這句話是嚴重違背釋迦世尊的“依法不依人”的教誡和因果定律的邪見,魔見。
首先,從因果角度來看,正人行邪法時,就已種下邪法之因,到因果成熟時,自然結邪法的果,怎麼可能結出正法的果呢?人依邪法自然行邪道,不管是誰亦複如是,因為人不能改變法。這就是種惡因必結惡果的因果定律。
其次,一個邪人如果行正法,那麼他種的就是正法的因,因果成熟時自然就會結正法的果,社會流傳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就是棄惡從善,種善因結善果的因果不昧之諦。
佛陀一再告誡我們要“依法不依人”,人依正法自然行正道,這是因為法能改變人,而人不能改變法!
實際修行中,人們不都是通過行正法而改變自己,讓自己走上菩提解脫正道的嗎?舍利弗尊者就是一個證明!
舍利弗真的不簡單,有天然的智慧,母胎時便能借著母親的口進行辯論,他七歲的時候就能登臺辯法。舍利弗尊者最早的一個老師沙然梵志是一個外道高手,他就跟著專門學外道,當時舍利弗的外道水準非常之高。
後來沙然梵志去世,舍利弗就聽說釋迦牟尼佛佛法最高,能夠真正讓人了生脫死,於是他就向世尊求學。一聽佛說法以後,心結馬上解開,就到了這麼一個程度,因為他的智慧太高,一聽到佛法,立刻就證到了聲聞緣覺的境界,而後就出家,跟著佛長期在一起學佛修行證得大成就,成為“智慧第一”的佛陀大弟子。
因此,正知正見的說法應該是——“正人行邪法其人亦邪, 邪人行正法其人亦正”。
念至此,想起曾有人問我一個問題: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讓你最直接的受益是什麼?我回答說,羌佛法音讓我有了正知正見,不再被法師頭上的光環而迷惑,迷信,不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一切依法不依人。
撰稿:東山
編輯:西邊的彩虹
轉載自:今日頭條 佛教新視野
https://www.toutiao.com/w/a1679572512041988/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一切法義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為依歸。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