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Simplified) English

為何最遲鈍的弟子能領悟真諦,一語驚人?答案在這裡!(亮彩)

看了這則公案故事,我們得到些什麼啟示呢?為何最遲鈍的弟子能領悟真諦一語驚人?你真的看明白了嗎?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世法哲言》(四十八)

四十八、
或發其願,立志當圓,弗可行中幻境之遷而致步不前,志于頂峰之士,勿以半山摘葉攀枝,為化城之品而留其步,如是之行終無所願,焉得絕頂之峰也,萬法如是耳。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世法哲言》(四十七)

四十七、
忌火弗可點,燃則首焚己,人居眾而生,群視理了,妒忌因屬于劣,廣為或反而必責之,故傷首己。
凡是愛嫉妒的人,千萬不要把自身嫉妒的火苗點燃,如果點燃、擴大,首先焚燒的就是自己,什麼原因呢?因為人必須與廣大群眾相處,所有人都在一起共同生存,大家都會眼睜睜地看到你,都會把你的言語、行為,打印在自己的心目之中,對你有具體的印象。嫉妒這個東西屬於一種醜陋的品德,所以人們往往是不喜歡的,他們是反感的。發現你這個人喜歡嫉妒人的話,就會對你產生逆反的心理,就會責備你乃至於遠離你,所以首先傷到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功德回向有多重要?回向應注意什麼?

在各種佛事活動,如法會、共修、念佛誦經、修法作功課等結束後,都會有功德回向,有些是固定的內容,有時會根據當場佛事活動的緣起,特別作出回向內容。那麼,為什麼要回向呢?

為了接引家人學佛,我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臘梅)

我把佛法用於生活中,把自己的壞習慣,缺點,邪知邪見都糾正,讓家人時時感觸到學佛的好處,家人自然被感染。由於自己對女兒的關注比較多,女兒已經皈依佛門,我的心願在女兒身上首先得到了體現。同時,我也不忘公公婆婆......

曾國藩:成功者的背後,都擁有一個“黃金習慣”(悅色)

你是否對生活焦慮,對家庭與工作,甚至對自己不滿意?

你是否想改變現狀,但又缺乏驅動力,漸漸地把平凡過成了平庸?

難道就這樣糊裡糊塗過一生?

養成勤奮進取這個“黃金習慣”,讓一生改變......

人一旦得到追求的東西,心裡只有無聊。有同感嗎?(勵智)

回想起小時候,生活起居都沒有現在好,人的想法都很簡單,能吃飽穿暖,不用外上公廁都很滿足。現今生活飲食起居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質財富增長了,人們的需求和奢望也多了,隨之而來的是攀比心理日盛,煩惱反而越來越多了。其實如果我們追求的是幸福,也就罷了;但現實是,我們追求的是比別人幸福。真是欲望無止境啊!

AM1300中文廣播電臺-佛弟子訪談(二十三):專訪美國洛杉磯寶塔寺方丈 香格魁智法師

第二階段專訪節目:「佛弟子訪談」,再次邀請到佛教正法中心創辦人之一、美國洛杉磯佛學院院長、台灣覺海精舍及美國洛杉磯寶塔寺方丈 香格魁智法師受訪,於空中暢談佛教、佛學、佛法的相關問題:

世界上的宗教非常多,每個宗教中又有許多不同派別,而所有的宗教都試圖想去探尋和解答有關於生命的問題,您知道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思想當中,佛教有什麼特殊之處嗎?或者說,佛教最大的特色又是什麼嗎?
我們知道凡是宗教無不信奉神的創造及神的主宰,但是佛教卻不同。佛教是聖教,是讓人開悟真諦、認識本性的,佛教是實量教,修持真正的佛法能呈現出聖量,所以佛教的拿杵上座也就是在測驗修持者有没有實量道行,這樣理解對嗎?
您知道真正的佛教佛法不是空洞的嗎?比如佛陀和菩薩證到的五明就是實證成果的展顯。

愚昧的人啊!!世間法無論如何,佛就是佛,你毀也罷讚也罷,無損于佛!!(Hope Fe)

世間上許多執著于名相,執著于世間法的人,計執于佛陀接受了哪些世人的推崇贊譽以及獎項等等,而由此反而謗佛!他們藉著這些世間的榮耀獎項而開始攻擊佛陀,甚至到攻擊頒發獎項的各個組織,詆毀這些組織,嘲弄這些組織!!!愚昧的人啊!!世間法無論如何,佛就是佛,你毀也罷讚也罷,無損于佛!!

純淨無偏的佛法哪裡求?(尉朗)

那些名聲大、地位高卻無真功夫的各類師座下,有成就者嗎?他們連自己都處在虛體病苦煩惱之中,又哪裡有解脫的佛法來教眾生成就?我們學佛是為了成就,就要學能讓我們成就的佛法......

頁面

訂閱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RSS
  • 網站文章總數:6808  
  • 網站圖片總數:16700  
  • 網站影視總數:1529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1511  
  • 總瀏覽人次:1920117  
  • 今日瀏覽文章數:1343  
  • 總瀏覽文章數:1415507  
  • 今日瀏覽影視數:32  
  • 總瀏覽影視數:4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