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到今,無論是顯宗還是密宗,無論是小乘還是大乘,凡是大成就者都具超凡本領,神通廣大!所以,有一點我們必須要明白,成就聖者決不可能跟凡夫一樣,否則就是凡夫,還叫什麼聖者?聖者必定擁有超越凡夫的神通本領,而且凡教授弟子的聖者必須要展顯法義規定的道量,否則怎麼證明是聖者,怎麼讓眾生瞭解自己的依止沒有錯?怎麼證明可以將輪回眾生引向解脫成就的另一境界中?
很多人認為,“大丈夫”就是為人誠實、仗義,“離欲大丈夫”就是對待朋友的妻子,不貪戀,不起非分之想。其實,這種理解有失偏頗。“離欲大丈夫”原本取之《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一四)》的一個佛教故事......
物質方面對一個人的幫助,也許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而引導他人學佛修行,讓他從因地上種下善因的種子,他必能受益無窮。我就是一個受益者,學佛後,我心態變了,一切都在變好,不是嗎?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我們所造的各種業力也是這樣的規律:即使做了很微小的善業,也能感發極大的福果;即使做了很微小的惡業,也能感發極大的苦果。這就像是在自然界中,桃李這些小小的果核,長大成熟後就能結出無量的果實......
「毀謗伎倆解析系列」
每當讀到這些冠了“佛說……”首碼的句子時,第一反應都是覺得說得很有道理。可事實是這些並非佛說的原句,是後人加工的“心靈雞湯”,實質上是在侮辱佛陀。那麼心靈雞湯和佛說經典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