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Simplified) English

 
末法時期正法衰,海量佛法娑婆失,祥慶羌佛住世來,法授佛子興佛幢。
 
本站遵奉依行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為無上根本指南,並遵照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文告努力實行運作。
本站網站的型式、目錄的編排、圖文的呈現等一切資料與相關規劃,均為本站建置人員自我的意思,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或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等其他機構單位所指使派令。
除三段金釦大聖德能作開示所說法義錯誤較少,四段金釦以上的巨聖德能作正確開示之外,本站所發布的法王、尊者、仁波且、法師、居士等的文章均不作為法義依據,最多只能作為知見行持參考之用,凡不符合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內容,皆屬邪說邊見錯誤之理,一概不可依從學習。
 

多杰羌佛第三世

古佛降世、五明圓滿,三十大類無人可敵

極聖解脫大手印

是所有佛法中最高無上大法,快捷成就至寶

佛陀妙法無上寶

百千萬劫難遭遇,是渡生行舟、正見依怙

藉心經說真諦

法理高妙無比、妙義無窮、了脫至寶

邪惡見和錯誤知見

必執行的一種了生脫死證成就聖果的鐵定法規

學佛

至高法寶,不學此法難以成就

帕母所著六論

金剛亥母轉世所著解脫論著,法義透徹圓滿

揭開真相

在佛陀身邊所見,記實常人所不知的真相

古佛降世的背後

深入調查瞭解,找到鐵證事實

人死後真的一了百了嗎?會投胎到哪裡?(無影微塵)

人死後真的一了百了嗎?會投胎到哪裡?

人死以後,並不是常人認為的死了一了百了,什麼也不存在了。人的靈知心識,民間稱為靈魂,現代人叫思想、意識。人死後靈知心識依然會在。

那麼,人死後靈知心識會去哪裡呢?

佛法的真諦告訴我們,對於常人來講,人死了靈知心識會經過中陰期,受因果業力牽引轉入六道中的某一道重新投胎。所謂業力,就是由其善性、惡性必受苦樂之果報。所謂六道,就是天人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這六道的眾生分別是天人(神仙)、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眾生,各道眾生根據各自的因果業力感受不同的苦報,這就是佛教所說的六道輪回。當然,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依於佛陀教戒嚴謹行持的修行人,則會脫離六道輪回,往升佛土世界。

六道中,天人(神仙)所享受的福報是最大的,壽命最長的天人高達八萬四千劫。儘管如此,當福報享盡之後,臨終七日(人間七百年)受盡“五衰”之苦,便會死亡。其靈知心識與其他眾生一樣,經過中陰期轉入六道中的某一道重新投胎,遭受新的輪回之苦樂果報。六道眾生包括人類,如果善業成熟,則依於善之大小轉生到天人道、阿修羅道、人道,如果惡業成熟,則依於惡之大小轉生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也就是說,投生到那一道,不是生前有願望就能如願以償,而是受因果業力的牽引、支配。

那麼什麼是中陰?中陰期是一種什麼樣的境況呢?

中陰也叫中有,原本的意思是“過渡時期”。人死後,靈知心識隨著組成人體的地(骨骼、肉體等)、水(血液、口水、汗等)、火(體溫)、風(呼吸、毛孔)、空(口腔空、五臟空隙等)、識(靈知心識)六大和合因緣的分解,靈知心識便離開有形的身體,這個時候靈知心識無物所托,無身可依,便進入一種由無明所支配的混濁而無形的狀態。從命終到靈知心識離體,再到重新投生,這一過渡階段就叫做“中陰期”。

人死之當下,精神與物質分離,身體壞空,心無所附,對靈知心識而言,頓然之間進入一種無明的識境,如休克一般,如木、如石,無有知覺。但是,靈知心識仍受無明支配,受業力控制。經過一段時間逐漸恢復意識活動,此時感覺自我仍然存在,一切感官都有,它仍然感到自己有身體有形相,就象生前一般,但其實已經沒有身體。

靈知心識不會被外界物體如牆壁、房屋、山林所障阻,而是受無明牽引盲目的穿梭,業力致使其縱橫衝撞。

這個現象對常人來說,非常不可思議,類似神通境界,但是處於中陰期的靈知心識,它所有的一切行為、能力,只不過是一種盲目的、毫無意義地徒勞而已。這時的神通,既沒有任何意義上的功用,也不能幫助自己脫離輪回。

所以,此時的中陰身(實際沒有身)受無明支配,仍感覺到自己如前世一般無二,生前是什麼樣子仍覺得是什麼樣子,生前穿著什麼衣服,這時也還穿著什麼衣服。

人的靈知心識在中陰期,受無明業力牽引,與生時一樣有煩惱、有痛苦,有貪瞋癡愛,有喜怒哀樂。它會以某種特別的方式去和自己在世的親人相見,但是它卻無有外在的身體形相與其接觸。它也許會說話,告訴親人他已回來,然而它已無法與親人溝通,此時,這個中陰之識才醒悟自己已經死了。雖然身死但業力不滅,靈知心識必然沿著業力所支配的軌道繼續在六道中投生,受六道輪回之苦。

而佛土世界美妙無比,無有煩惱,福樂無盡。所以,作為人類,要抓住難得的人身這個機會,明信因果,依於佛陀教戒,嚴謹行持,做一個大修行人,以脫離六道輪回,直達生死自由。

以上是我個人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說法音和學習阿旺諾布帕母六論後的粗淺認識,難免有錯,故一切法義應以佛陀法音和帕母論著為準。

無影微塵收集整理

轉載自:修行廣角鏡

https://mp.weixin.qq.com/s/CEfmsM74O_Qu1FQPFeScLQ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發表新回應

Filtered HTML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可使用的 HTML 標籤:<a> <em> <strong> <cite> <blockquote> <code> <ul> <ol> <li> <dl> <dt> <dd> <img> <span>
  • 自動斷行和分段。

Plain text

  • 不允許使用 HTML 標籤。
  •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 自動斷行和分段。
CAPTCHA
該問題用於測試您是否是正常使用者,並防止垃圾郵件自動提交。
  • 網站文章總數:6457  
  • 網站圖片總數:15430  
  • 網站影視總數:1222  
  • 網站檔案總數:1037  

  • 今日瀏覽人次:1797  
  • 總瀏覽人次:1259801  
  • 今日瀏覽文章數:1386  
  • 總瀏覽文章數:874541  
  • 今日瀏覽影視數:60  
  • 總瀏覽影視數:2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