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平等,小動物的靈知心識其實是和我們一樣的,只是形象不同。它們和我們一樣也是有感情的,你若真心對它好,它一定會惦記和感恩你的;相反,你若故意傷害它,它肯定也會記恨於你。既然它們來到了家裡,肯定是與我們有緣,也許是我往昔的父母、兄弟姐妹,也許是我的孩子,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傷害它們,一定要善待它們......
人生追求幸福快樂本沒有錯,但這幸福快樂卻很短暫,會如閃電般消逝。絕大部分人沉醉在貪嗔癡愛、喜怒哀樂的人生中,也沉溺在縱欲享樂的生活裡,習慣用“世事無常”來開脫自己、麻痹自己,卻很少有人想要脫離苦海……
今生遇到邪師是爾等不幸,往昔沒有種下學習真正佛法的因種,沒有真正三皈依,體解大道,故於此時更應當發無上菩提之心悔過發願,祈求能逢正法薰陶,能得聖德之師教授,步入解脫正道。好好了解人身之難能可貴,保握今生,善待來生,給自己一個光明的前途吧~
如果是利用大衆對佛教佛法的不瞭解,而列出諸多佛教名相來誤導大衆,鼓吹封建迷信、怪力亂神、使得衆生產生對佛教的不净業、偏執邪見、進而斷衆生慧命,那是魔行,斷斷不能隨之起舞,或是置之不理、讓衆生逐步深陷泥沼而不救!
善心,是人的最大福田
那年,他只有八歲;一天早晨,他賴床不起;媽媽問他:怎麼不去上學?
他說:學校組織同學們到福利院去做善事;我知道家中困難,所以,就沒跟媽媽要錢去參加這次的活動。
媽媽笑著說:孩子,你不是有一雙手嗎?你可以用你的手幫助那些孤寡老人整理被子和房間,這不也是在做善事嗎?即使,你年齡小、沒力氣,你也會微笑,不是嗎?對那些人笑一笑,讓人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不也是在做善事嗎?做善事,不受條件的限制;問題是:你想不想做?
他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很吃驚,跟我急了起來:“海鮮,海鮮,就是要吃新鮮的,不吃活的,難道還吃死的?你不要再說了!”雖然他當時心裡不高興,但他好久沉思不語,想必是我的話對他有所觸動吧。我不在乎他人對我的看法,以後遇到這種事情我還會管的,只要能救眾生,面子又值幾個錢呢?
佛法需要用真心來換,然而在我們很多人心中好像供養僅僅是一點錢財,而且還不能做到發心純淨,比起普欽法師、虛雲法師的捨身供養,我們供養點錢財又算什麼呢?然而真正的供養則是我們虔誠的心,是我們真修實行的三業相應,是大悲利眾的菩提行!
過去,只記住修行是遷轉意識入於行持;現在當再次恭學佛陀說法時,才發現我遺漏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遷意修不但要遷轉意識入於行持,還需要固定理念意識,把自己的意識鎖住,照著去做,去實行。一旦下定決心、確立目標,就要在行持中始終貫徹不能鬆懈、放棄。正因為忽略了這一點,我的行持出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