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Simplified) English

最珍貴的獻供是什麼?你獻過嗎?(尉朗)

如今,偉大的佛陀、佛母為眾生擔業舍報佛土,正如一位尊者的講話所言,“佛陀的降世,我們高興歡欣,佛陀的涅槃,我們悲傷難過”,慚愧之極的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語句來表達此刻的心情,也不知道該用什麼珍貴的物品來上供我們慈悲的佛陀佛母。人間的稀世珍寶,抵不過佛陀所創韻雕的一角,無論獻上什麼珍貴華美之品,都無以感恩佛陀對我們的大悲救渡!“以三業供養”嗎?我的三業哪裡相應啊,如果相應就不該還是凡夫境界了!要獻供了,我沒有笑意,佛陀涅槃我悲痛不已,因為我等眾生是如此愚癡可憐,罪業深重!

為求道他拋卻了皇權,我們有什麼放不下的呢?(慈娜)

這樣過去的一輩子難道不是一場渾渾噩噩的夢嗎?順治皇帝出家偈中“百年世事三更夢,萬裡江山一局棋”這句話也分明告訴我們人生就是一場夢,萬裡江山也不過一局棋。“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最難”;“世間難比出家人,無牽無掛得安閒”,這幾句話告訴我們在學佛求道了生脫死面前,世間的一切都不算什麼,哪怕是黃金白玉也毫無意義,所以放下人生的執著,一心求道成就解脫才是真......

人生大拷問:當機會來臨時,你抓住了嗎?(在路上)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們只有平時做好各項準備,也就是日常中要修好行,樹立正知正見,把自己鍛煉成一個合格的法器,堅定如山,毫不動搖,虔誠純淨,堅信佛法真實不虛。到了此時,佛菩薩傳給相應大法,我們自然就會受用,依法而獲得成就,渡到彼岸不在話下......

中華國際佛教聞修正法會-讚嘆能讓我永遠快樂、永遠幸福、永遠安全、永遠沒有痛苦的偉大佛法(陳春秋)

在電療期間我的頭痛到難忍受,我的頭痛到用手壓在地磚上,我就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才能停止痛苦,一次一次渡過痛苦,感恩南無觀世音菩薩的救命之恩,後來再到耳鼻喉專科再照,癌細胞就沒有了,我是靠佛法渡過這個難關......

AM1300中文廣播電臺-佛弟子訪談(六十四):專訪美國 戚朋直居士

第二階段專訪節目:「佛弟子訪談」,現邀請到美國戚朋直居士受訪,於空中暢談佛教、佛學、佛法的相關問題:

  •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及南無玉花壽之王佛母,不惜代價救護遷移房頂一窩蜜蜂的事蹟。
  •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無羌佛對野貓、野鴨等動物平等對待保護,如親人般關懷照顧的事蹟。
  •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無羌佛、佛母生活極為節簡,以自身行持教化佛弟子應珍惜福報,不可浪費!
  • 戚朋直居士分享,南無羌佛救護摔傷的松鼠,並為其傳授皈依的事蹟。
  • 戚朋直居士分享,松鼠應羌佛話音,從樹上摘下六顆酪梨供養南無羌佛的聖蹟。

AM1300中文廣播電臺-佛弟子訪談64

“業力”什麼樣子?真的存在嗎?(一滴水)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相信這句話大家並不陌生。真的是這樣嗎?現實中,雖然我們也明白一切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往往我們還是會為了家庭、事業、金錢、地位等等的貪婪和欲望,而造下不同之善惡業因。當然也許有人會問,你們所說的這個“業”,我既看不到又摸不著,它真的存在嗎?那麼,我就跟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吧......

真、假學佛,且看自己是畏因還是畏果

三業最先念頭起,當念頭生起時,觀照自己的念頭,這說出去的話做出去的事怕錯因得惡果,那麼,必定每一個念頭生起就會小心再小心,對事物要考量再考量、瞭解再瞭解後才說。學佛者,只有百分之百信佛說的,才是明信因果,才會所作先畏因。這樣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才有成就的可能......

人生終有一天會你一個坑我一個坑,哪個也喊不醒哪個,怎麼辦呢?(多持)

看了約伯斯視頻裡的話,我不禁想起最近在網上流傳著的一段話:“一想到我們都會死我就原諒了這世界所有的不對。人生不過三萬天,不過借副皮囊而已,終究都是空,何必執著呢。等有一天,你一個坑,我一個坑,哪個也喊不醒哪個,世界就這麼安靜。”

我再三、再四多次化險為夷,這是僥倖嗎?(尚珍)

以上是我幾個轉危為安的事例。我想一次、兩次可能是僥倖,但再三、再四地化險為夷,一定是佛菩薩的加持。因為佛法是真實不虛的,佛菩薩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我們在生活、工作中實實在在地按照南無釋迦牟尼佛的教戒實行,按照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導來行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時時不忘利益他人,一定會增福增慧,幸福圓滿!

頁面

訂閱 佛教大願菩提金剛正法中心 RSS
  • 網站文章總數:6856  
  • 網站圖片總數:16821  
  • 網站影視總數:1540  
  • 網站檔案總數:1066  

  • 今日瀏覽人次:845  
  • 總瀏覽人次:2029339  
  • 今日瀏覽文章數:733  
  • 總瀏覽文章數:1507740  
  • 今日瀏覽影視數:41  
  • 總瀏覽影視數:5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