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教,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有三大宗教,就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而佛教的起源最為悠久,從南無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以來,已經有 2500 多年了,且在這些眾多的宗教信仰當中,只有我們佛教不是神祇救助教。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了兩千多盤佛法法音,其中就清楚的闡述到,我們佛教是直接體證宇宙真諦,讓人得到科學的認知證悟的真諦,與人生萬有的真實現象,所以我們佛教是諦教。
修行人積功累德是為了成就解脫,如不得法,一切枉然。在積功累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把“佈施”作為重要的方面去做。大部分修行人都知道,佈施不落入有相計執佈施才能建立無量功德,問題在於,有些時候我們明明落入了有相佈施而自不知,因為很多情況下落入有相計執佈施是不易察覺的。不是嗎?
法會過程中,有機會坐下來,聽到會場裡師兄姊們所發出的聲音,有許多是 南無觀世音菩薩對我們的提點。現場師兄姊們的心得分享,剛好有這個殊勝的因緣讓我來反省自己, 諸佛菩薩的提點,我做到了嗎?法會結束後,我也得到師兄姊們對這次打鼓任務的正面回應!現在回想,我想菩薩已經提前加持我,讓我可以順利完成這次法會的任務......
回想學佛這幾年來,有不少哭笑不得的經歷,現略舉一二跟大家聊聊。
很多人可能都有同樣的經歷,來指導的師兄姐們確實是好心,但百分之九十九都會說錯,這會讓新同學起煩惱心,有的太煩惱了可能就不來學佛了。佛陀說過一盤“利益眾生必須要相應的法”的法音,裡面說到......
今天要過一個輕鬆自在的星期天是不可能的了,還有幾件事情要完成。我一邊幹著活,一邊告誡自己不可懶散,把落下的事情做好、做完美。
《五燈會元》中有一則公案,說的是唐代高僧惟儼禪師(別號藥山)曾指著山上枯榮二樹,問弟子:“是枯的好,還是榮的好呢?” 弟子道吾回答:“榮的好。” 另一弟子雲岩回答:“枯的好。” 正好有個小沙彌走過來,小沙彌答曰:“枯者從他枯,榮者從他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