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我當馬上施救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通過和女兒的這次溝通交流,我認真反思了自己,以前我總以為自己作為一個媽媽已經是盡心盡力了,但是今天我卻發現,原來一直以來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經常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孩子身上,如果孩子不照做,我就會很生氣。這難道不是我執的一種具體表現嗎?如果孩子今天不給我提出意見來,我還真自我感覺良好呢!
雖然我不認為自己高明,可我的言語、態度卻生生地表現出自以為是的樣子,完全沒有佛弟子應具有的謙卑和親和。追根究底,還是我執在做怪,不知不覺中有種優越感——比對方明白道理的優越感。想明白後不覺得自己可笑,而是可悲、可憐!我竟然以為聞法比對方多、明白的道理比對方多而自以為是,其實是抱著我執、我見不放,我是五十步笑百步,哪裡是真正的修行人啊!記得佛陀在法音中告誡我們......
平常對他們也很好,他們還是沒事找事,無事生非,我就特別痛苦,想著您們再怎麼跟我鬥,我也要堅持學習。堅持學習後,慢慢對法義也有了一些體悟,我反而很感恩他們這樣對我,如果不是他們經常“找事”,我也感受不到輪回痛苦難熬,也沒那麼強烈想出離輪回的心......
對照佛陀說法,我認真審查了自己的身口意,發現自己我執非常重。在說那個師姐的時候,我怎麼就沒有迴光返照一下自己,我是在修行嗎?對她心生抱怨,還說一些難聽的話讓她心生煩惱,我到底在做什麼?總是去看別人的缺點,這是一個佛弟子應該做的嗎?幾天前,我主動打電話和她溝通,跟她說......
當心智被憤怒情緒左右時,不僅醫學上證實損害生理健康,心裡的怨氣也會為自己的生活引來不少麻煩,增加更多待人接物或處事上的障礙。佛教要人「修行忍辱,善護己念」,真是極具智慧的指引......
我們之所以發脾氣,是因為心中有著太多的期望,太多的貪念,以至於總是對“事”不滿,對“人”不滿,於是心中鬱結成一股氣,為了能夠釋放這股氣,就產生了對別人發火,對別人生氣的現象。大家可能會說,道理我都懂啊,但是怒火上來時,就是很難控制自己。沒錯,這種心情大家都能理解。我們接下來看一下,一位高僧如何為脾氣古怪的婦人指點迷津的吧......
一個青春期少女,跟一個臨近更年期的媽媽對上了,確實像火山遇上火山,火花四射呀!作為“夾心餅乾”的我,就要兩邊滅火。這時不實行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更待何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啊。人與人的不理解,皆因萬事以自己為尺度,執著一個“我對你錯”造成的。若我們都能考慮對方的情緒和感受,再來擺事實,講道理,很多問題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在修學的時候以為把佛陀的教戒弄通了,弄懂了,可一旦實際對境之時,便會隨自己的心性習氣而為之,掙了面子,卻丟了修行。其實往往自以為是賺了面子,殊不知在智者的眼中,你也許是地道的無知......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情況下都是如此:在他人不贊同或者駁斥了自我的觀點,不是附和或順著自己的時候,我們注意的焦點根本不是對方的語氣柔不柔和,觀點對不對,而是直覺地就因對方與自己的觀點相悖而反感,更有甚者會覺得你是誰呀?你算老幾?憑什麼你總是說別人?可以說在這樣的思維下,別人的質直語無論態度語氣如何在自我的心中都成了令人厭煩的存在,甚至認為充滿了惡意......
群裡沒收到豆腐的人紛紛都冒出來了,有的甚至開始在群裡罵髒話,說到底是誰這麼不要臉啊,別人的東西也敢拿。有的說,這人太自私了,不是自己的怎麼也拿呢?有的說,要不查查監控吧。也有的說,那人是不是窮得吃不起飯了,偷著把別人的豆腐拿回家......要是換做學佛以前遇見這樣的情況,我肯定也會很生氣,但是那天我很冷靜......
遇到批評或誤解時,我憎恨,甚至私底下會詛咒他們......晚上,我正在家裡做飯,孩子氣呼呼地從外邊回來,對我說:“媽媽,朵兒不跟我玩兒。”說著說著孩子就坐到沙發上非常傷心地哭了起來......現在回想學佛以前的心行,我感到真是很慚愧......
我們的念頭雖無形無相,也沒有重量,可是如果你執著於它,不知道放下的話,它就會像這張紙一樣,越來越沉重。徒弟拿著這張紙是因為他的師父要求他這樣做,可是我們呢,沒有人要求你拿起你的執著,沒有人不讓你放下,那你為什麼不放下?
我開始儘量參加共修,認真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法著,通過學習《什麼叫修行》,我體會到“舍”是發自內心,沒有私利,不求回報,真心希望對方好的付出,可以是一個微笑,可以是一句暖心的話,可以是搭把手……其實很簡單,就在點滴的生活中。在看到大家都快樂時,自己得到的是更多的快樂。愛人疑惑的問我:“我怎麼覺得你變了?”
我們日夜兼程趨行在人生道路上,有如意有坎坷,遺憾更是難免,但依然要擁抱嶄新的每一天。我們要如何才能快樂生活每一天?
走到一顆銀杏樹下,我開始圍著樹打轉,心裡總想著從樹上摘幾片好的葉子,卻怎麼也夠不著。女兒一邊揀地下的樹葉一邊說:“媽媽,你看底下這麼多好看形狀又不同的樹葉,你怎麼不撿啊?光看樹上有什麼用啊?你一片也沒撿到呢!”突然我被女兒的話點醒,是啊!我為什麼沒有找到滿意的葉子呢?而女兒卻找了那麼多呢?這時,我想起佛陀說法......
細細去品味,我們所有親密關係中的問題不也是如此嗎?父子,母女,夫妻,男女朋友……彼此相愛,卻又愛的彼此痛苦!這場“我愛你,你要聽我的”的戰爭,誰也不服誰,誰也對付不了誰,一直循環往復,也就演繹著人世間的矛盾與煩惱。現實生活中,觀念截然相反的人由於因緣關係被捆綁在一段關係裡,比比皆是......
迴光返照一下自己,一頓年夜飯讓我如此煩惱糾結,不就是因為我執,愛面子嗎?其實我本來就不吃肉,喜歡吃白菜豆腐粉條,只是覺得婆家吃這些飯讓自己丟失了面子,覺得婆家的人虧待我似的,覺得比不上人家吃得好,歸根結底是因為我的攀比心、虛榮心在作怪。這是我執深重的具體表現......
我經常把“修行人要慈悲、忍辱對待他人”掛在嘴邊。可是,一遇到矛盾,我要麼指責抱怨,要麼據理力爭,好像除了自己是對的,其他人都是錯的,總是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子。這不是虛情假意的假慈悲,又是什麼呢?
仔細觀察,他們的動作也不怎麼標準,也是在模仿學習中,但是他們卻絲毫不怕別人笑話自己,看上去照樣跳得那麼起勁,那麼自信!而我比他們年輕,卻擔心別人笑話,還畏懼不敢向前!說到底,其實就是怕在眾人面前丟了面子!而自己這是光顧著面子,卻忘了跟人家學跳舞目的是為了鍛煉身體......
佛陀在法音裡告訴我們,真心學佛才能斷除世俗我執。“真心”就是真正虔誠於佛法,不打折扣地照著做,時時檢審自己的身口意是否符合佛陀的教誡。只有真正像佛菩薩那樣忍辱、慈悲、一切為利眾生,才能斷除我執,直至解脫成聖!
從古至今,很多人注重“面子工程”,經常把面子與名譽、地位聯繫在一起。這些人,對外——要維護自己的好形象,對內——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所以,若有人駁了他的“面子”,那恐怕就有大事發生了。細細想來,小到一群人結帳時哄搶著買單,大到某些人為了維護可憐的自尊引發了慘案,無不是注重“面子”惹出的事端!小時候,我也被“要面子”坑過一回......
怒火讓我忘記我曾許下要好好弘揚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如來正法的心願。怒火讓我不顧被我接引來佛堂的人,我放著他們自生自滅,火讓我理智線完全崩潰……。漸漸的我意識到我的超級感應力越來越不靈光了,我的小天使好像也自動退休不見,想什麼都變成逆著來了!身體也突然出現了很多莫名的狀況,比較嚴重的是醫生在當我做完核磁共振檢查後,告訴我得了失智症......
從自己的私心雜念出發,把自己的愉快、高興、快樂、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這就是我執的表現。而凡是把自己的利益舍去,處處考慮眾生的利益,處處為眾生著想,把自己放在一邊,這就是斷我執的表現。由此,我想到自己在實際生活中,處處都是我執的表現。比如說......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說的是日本明治時代南隱禪師的事。有一天,有位大學教授自恃學問深厚,聽說南隱禪師佛法精深特來向他問禪,以便一較高下。兩人落座後,南隱禪師以茶相待。他燒好茶水注入這位教授的杯中,直到杯滿也沒有停下來。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知道再也不能沉默了,於是說道......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新法音讓我迴光返照一個問題:「我執,到底有多不容易發現呢?」前幾天自己在騎車的路程上,後方忽然竄出一個騎士與我擦身而過差點撞上我,瞬間受到驚嚇的我生氣地在心裡叨唸......
瞭解點宇宙知識,認識到人類的渺小,有助於在廣袤而浩瀚的未知面前保持敬畏和嚴謹,而不是自以為是狂妄自大;有助於放下一切所知障,以謙恭求實的姿態,去學習去瞭解去探求未知世界的真相,勇猛精進地修學如來正法,直至成就解脫!
當看到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教導。我今天的言行,哪裡是一個慈愛的媽媽?哪裡是一個修行人的行為?想到此處,我頓生懊悔之心。這一刻,我的教育觀被重塑了!我不能以家長的權威來壓制兒子,而要用平等的心態和他交流......
細想自己一直以來的張揚傲慢都是因著虛榮心作祟,生怕別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處處凸顯自己,如今看來這樣的自己真的好幼稚,好低俗,如此又怎麼可能進步呢?正所謂“謙受益滿招損”,如同上學的時候,哪次考試考好了,我一驕傲,下次考試准考砸!生活中如此,學佛修行更是如此。記得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藉心經說真諦》這本寶書裡面提到的一個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