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證解脫法源就在羌佛處
大樂輪門開頂約一英寸寬,生死自由
寫下“拜別文”,落筆剎那,瀟灑圓寂
身放虹光18時後仍熱氣騰騰
彌陀說法交代世人解脫本源羌佛處
群情沸騰,人們驚喜得難以自持
羌佛傳大法,癌末病人解脫成聖
無呼吸功能還活著能講話
五彩祥雲吉祥渡往西方
我當馬上施救
得百棵堅固子與鋼骨
羌佛降世傳正法,佛子依行得解脫
“供養寺廟有可能建功德,也有可能是造罪業”。也許很多學佛人一聽到如是說,會覺得這是在謗佛,罪大惡極,然而這卻是當前末法時期無法回避的嚴峻現實!都說供養寺院是功德,又為什麼會說供養寺院會造罪業會倒楣呢?
學佛多年的老師兄老師姐,居然不以求解脫成就為學佛終極目標,真是讓人啼笑皆非。但這又是當前學佛隊伍中的普遍現象。誠然,一些人因為未深入佛門,所以對“學佛修行”存在一些誤解,若無正知正見指導,也容易陷入誤區。那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學佛若不求了生脫死,會有受用嗎?為什麼有人不以解脫為目標而學佛也會有受用?
不得不說,這是末法時期的普遍現象,愚癡之行。明明佛陀住世了,可是某些學佛人無動於衷。有哪些人對佛陀住世,無動於衷,或者即便知道佛陀住世,也不會“跟佛學佛”呢?我想至少有以下三種所謂學佛之人:
算起來,我學佛有一些年頭了,曾一度自認為學了很多佛理,修行也很虔誠,時常和佛友們探討空性理論,覺得自己認知、見解還很不錯。直到有一次在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時,佛陀說“不要數他人珍寶”,這句話驚醒了我。我突然理解到,一直以來喜歡跟他人分享什麼空性啊,般若啊,不僅是在“數他人珍寶”,而且是落入“認空諦說理,離實修行持”的邪惡知見而不知,甚至是誤人慧命,自背罪業......
儘管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認知,但我們習慣用自己的標準衡量外界,符合自己的認知就是正確的,不符合自己的認知就是錯誤的。矛盾和誤解,也就從中產生了,因為一切從“我”字出發嘛。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帶彎鉤的“刺”,當外界說我們不好、傷害我,詆毀我、與我們觀點不同的時候,我們就會把外界這些資訊統統“鉤”進來分析,變成執著、煩惱,被外境所遷,進而在語言和行為上做出回應。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小事變成了大事,小問題也變成了大問題......
兒子說:「佛法裡面的奧妙還挺多,看樣子我還要多了解一些佛法才是!如果我的全部生活是十分的話,以前佛法在我心中也就是兩分,我認為就足夠了,但是現在我覺得要增加一些份量了,有空時再給我講一講吧!」我愉快地答應了兒子。母子倆的交流就這麼結束了,我期盼他早日真正走上學佛之路!
那些扛著“人間淨土”大旗的,有滋有味的“佛教心靈雞湯”開始大行其道,頗受青睞。某些自詡或買托兒造勢而出的所謂“大師”“活佛”“高僧大德”,便粉墨登場,搖唇鼓舌了。殊不知,這些詞藻華麗、句式整飭,似格言、似警語,似哲理睿智“雞湯”,如安眠藥、麻醉藥、鎮靜劑,或許能暫時起到靈魂安撫作用的,實無“營養”,甚至多含荼毒靈魂的砒霜。也許您不信,請耐心看完以下幾個案例分析,您就會豁然開朗了......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有位媽媽在高考百天前就煞費苦心的準備好6件旗袍,每天不重樣,希望孩子考試旗開得勝。還有的爸爸也真夠拼的,穿上打√衣服,腳踏耐克鞋,甚至也穿上了旗袍加入“旗開得勝”的行列,不知道他們的孩子看到了,是苦笑歎息還是舉手贊同?
綺帆今天要分享一則心靈故事,關於自他輕重菩提心的德行:我與眾生均苦時,應先願他人解脫苦,我與眾生均樂時,應先願他人多我樂。住在南非東倫敦一個偏遠小鎮的喬治,開車經過了一條僻靜又崎嶇的山路,他趕著回家載可能早產而肚子痛得要命的妻子海倫去醫院......
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會犯錯,但我們犯了錯誤,該如何面對呢?是掩飾錯誤,推卸責任,還是熟視無睹,抑或是勇於知錯、認錯、改過呢?不同的態度,決定了不同的品格,也會鑄就不同的人生......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和面對的問題。猶如“葉公好龍”,佛教界更不乏“葉公好佛”式的佛教徒。如果撇開這些人是否真想求解脫和各自善根,福報的因素,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邪師誤導,二是被騙怕了,三是懶得動腦......
世事紛雜,身處其中,我們隨時可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考驗,大到人生之生死抉擇,小到日常之瑣屑小事。面對這些考驗,若我們失去了應有的判斷和準繩,可能會把自己帶入了“坑”中;若出於善良本身,從相對高的道德觀出發,事情也沒我們想像中的糟糕,也許會峰迴路轉。事情本身難辦與否,取決於我們看待它的角度,以及科學處理問題的方式......
逢年過節,人們總是喜歡倒貼“福”字,表示福到了。大家互相稱道“五福臨門、福星高照、洪福齊天、福壽康寧、福祿雙全”等祝福語。世間人總是如此熱忱於求福。人世間,誰不希望自己福慧圓滿呢?那麼,福報到底從哪裡來呢?福報是求來的還是修來的?
想想今天會面的兩位醫生,回思自己在與人交往中的言行,真應該向這位中醫院的女醫生學習,以此為鑒,於今後謹慎自己的言行。要想與眾生建立善緣,良好的語言溝通是必不可少的,若無善緣,怎能利生?感謝今天的兩位醫生,無論態度是善的、還是不善的,都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以前沒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時,我無法識別聖凡,常常是別人怎麼說,我就怎麼信。別說是身份地位高,影響力大,被“公認”是什麼佛,什麼菩薩化身的法王活佛,即便是像老商這樣的低級騙子都可以忽悠到我。而今,世界佛教總部的公告《不是真正的聖者,不敢修十八法》,公開了鑒別真假聖者的“十八法”。有了這鑒別聖凡的“十八法”,我們就能很快識別出,那些靠空頭講說經論,靠傳承居宗師高位的和那些有在世名望,掌管法門的大活佛、大法師,是否真的是聖者了......
尊重,看似簡單,實則深厚;看似輕如鴻毛,實則重如泰山。尊重他人,是一種修養,被人尊重,是一份肯定。生活中,我們渴望他人的關注與尊重,但如何獲得尊重?很多人不知如何做,有些人還不得其法走入了誤區......
“姥姥,姥姥……”任雯雯怎麼喊,怎麼搖,姥姥都沒醒來,探探鼻孔,有微弱氣息。雯雯聽說是媽媽是聽信神婆鬼話,才不送姥姥去醫院搶救,放在家裡等著老人“壽終正寢”,雯雯生氣了。“這簡直荒唐至極!怎麼能就這樣等死呢?這樣等死,姥姥一輩子的念佛不就白念了啊?”“姥姥一輩子行善,幾十年念佛當然高壽,怎麼可能因為她活著就克子孫呢?”雯雯沖著媽媽、姨姨們吼著,急得直哭......
印昌上尊的這篇文章,給學佛修行人指明了學佛的方向,也給佛教徒們敲響了警鐘,把真假佛法做了比鑒,讓眾生清清楚楚地看到:真實的佛法聖量是什麼?真正的如來正法到底在哪裏?就是不懂佛法的人看到這篇文章,都會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想成就解脫,就要學習真佛法。學到真佛法,福報智慧無窮;學到假佛法,貽害終生。再好的世俗佛法也不是即生成就的勝義佛法,而必須要真正的勝義佛法才能確保今生成就......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聖量多不勝數,如發願五年時間讓大家提問百問百答,只要有一個問題答不上來,從此再無資格說法......
這件事情過去七天后,姐姐來電話了,她非常高興地跟我說,她的工作保住了,一切吉祥順利,並且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也知道如何處理了。我真為姐姐感到高興,其實在工作中也好,生活中也罷,哪有什麼“小人”,都是自己無明造業感召來的......
近日,一位被稱為現實版“福貴大爺”的人上了熱搜。十年前,這個大爺因三輪車超載,被交警請下來約談。誰知,交談中,得知大爺的父親死了,母親死了,妻子難產死了,孩子沒了。只有一個患智力障礙的弟弟和一條衰老的黃狗陪著他。十年後,大爺再次出現了,大爺不僅眼裡帶著光,內心還有積極樂觀、自力更生的信念......
這是一篇獻給“母親節”的文章。作者是一位今年已47歲,大兒子已20歲的母親。兩年前當她意外懷上“二胎”後,在丈夫以離婚相逼,家人群起攻之,自己是高齡產婦的困境中堅決生下“二胎”,保住了一條來到這個人間的生命。這份令人淚崩的的母愛是如何堅守下來的?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她與世俗抗爭?
通過這件事,我真切領會到所有是非之本體都是不可執著的,它只能給我們帶來壞處,帶來不幸和災難,因此在我們面臨是非的時候切不可執著它。是非出現以後,讓別人自己去論理,他高興怎麼說,就怎麼說。不然的話,一糾纏在是非裏,就會造成爭辯,就要爭辯誰真誰假,誰正誰負,也就要造成互相之間言語上的爭鬥。而且,往往互相都不服輸,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到最後,耗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誰是誰非仍然扯不清楚,事態愈演愈烈,相互間的感情也就愈來愈壞,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愈來愈複雜,乃至於引起禍患等等。現在,我基本可以面臨是非不掛於心,既有益於自己,又有益於他人......
這世界,唯一永恆不變的就是“變”,就是無常定律。許多人和事,無論你費盡多大的心機,花費了多少的力氣,即使擁有了,也不過是暫時的。認識到生命的無常,我們就要學會照料好自己,用生命的每一刻去學佛修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即是凡是對國家、對人類、對世界有益的事情都做,而有損於人類的任何事情都堅決不做。唯有真正學佛修行才能扭轉無常,最後走向一個永遠不再無常,恒常的,解脫成就的世界......
或許世上的眾孝男孝女都曉得人都會變老,也終要死亡。但,大家曉不曉得您家的長輩老的速度有多快?甚至,最後不是沒人知道而孤獨的辭世;就是生前唯一陪伴的是遠從他國來台賺錢、毫無關係的外籍看護!?
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但有人把佛法當世間法來實行,我執滿身,我是某某團隊的負責人,我是仁波切,必須我說的算,都不許越級行事,如有什麼任務,不經我的同意就不行,否則一旦做了,“小鞋”伺候。甚至還制定一些規章制度,不許他人違背,更甚者阻礙他人行持,自己行為已走入邪行,而面對別人的善意相勸,嗔心頓起,踢出團隊,拉黑名單……此愚癡的做法讓黑業牢牢的套在了自己的身上,迴光返照一下,“六賊”不除,何時了脫?!
沒有山窮水盡,哪裡來的柳暗花明;沒有萬念俱灰,哪裡來的絕境逢生;只有扛得住涅槃之痛,才配得上重生之美。有時我們常常感歎學佛修行很苦,但從時間比量來說,我們付出這幾年或幾十年的努力,卻換來今後生生世世的離苦得樂,永脫輪回,難道還不值得去做百分百的努力嗎?如此的“投入產出比”,我們已經是“賺”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