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府所認同的水產動物放生通則
本文資料為台灣政府所認同的水產動物放生通則,實際放生以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之教授為最高指導原則。
一、放生依地點適用法律不同
其實一個「釋放動物回到大自然環境」的動作,白話又帶有宗教意涵的解釋稱作「放生」,在野生動物學者口中則是「野放」;而這同一個動作,其實又會因釋放的物種和空間有不同適用的法律。
以一個簡單、釋放魚體的放生行為來說,在水庫涉及《水利法》,在國家公園有《國家公園管理法》,在海洋則有《漁業法》,如果魚苗本身是經濟魚種,則又涉及《水產動物增值流放限制級遵行事項》,必須在放生日15天前申請;而以上種種放生行為,若又干擾原始野生動物,恐會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簡稱《野保法》)中的騷擾野生動物行為。
故未經主管縣市政府申請許可將被裁罰。
二、放生一般通則
(一)、填寫放生申請表格。(如表一)
應於十五日前填寫前列表一、水產動物放流增殖申請表及相關文件,向主管縣市政府申請備查。
(二)、排除不得辦理放生地點。
例如國家公園、水庫、公園、風景區等水域,此為許多溪流、水庫已經管制並豎立告示牌禁止民眾去放生,例如日月潭、翡翠水庫及寶山水庫;違反者甚至可處10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鍰。
(三)、不適合放生之物種。
禁止使用外來種、雜交種、轉基因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種進行增殖放流。
(四)、棲地適宜性。
1.海域放生須考量魚種棲地屬性為礁岩性或泥沙底質之魚。一般來說,台灣西部海岸屬泥沙底質,而台灣東部海岸屬礁岩性底質。
2.河川放生須考量放生水域是否為感潮河段,一般感潮河段如淡水河關渡,因海水入侵關係,故水中鹽度較高,若放生純淡水魚如溪哥、鯽魚、黑鰱等魚種則必死無疑。此外一些河海洄游魚種,如鰻魚因水壩或攔河堰阻絕或大量捕捉鰻苗關係,致使魚群數量銳減,此類魚種可考慮作為放生魚種。
(五)水質條件。
汙染嚴重之水域不宜放生任何魚種。一般水中溶氧量低魚5ppm以下即不適合放生。有關水域水質資料可上環保署網站查詢。
(六)、放生頻率。
當視水域環境生態需求,同一地點相同魚種最好每年一次。
(七)、放流魚源取得。
放生魚種其來源宜由領有陸上養殖登記證或劃漁業權執照之養殖場、政府機關設立之養殖、試驗或學術機構、或專科學校以上提供,並應經檢驗無硝基呋喃類(Nitrofurans)、孔雀綠(Malachite Green)及氯黴素(Chloramphenicol)等藥物殘留,及取得健康證明。不宜在飼養環境不佳之魚市場或向漁船購買有受傷之虞或健康狀況不佳之魚類,同時也不可在水族館購買屬外來種之熱帶魚。目前台灣公私立合法養殖場,大多數繁殖飼養經濟性魚種,因此政府主導之放流魚種及諮詢單位表如二、三所示可提供宗教團體作為選擇與種參考。
(八)、放流魚種別大小。
放生以魚苗較佳,一般都在10公分以下小魚,不宜選用成魚,大型魚或成魚在捕撈及運送過程中容易受傷,且易成為釣客或漁民獵捕對象。
(九)、放生魚苗數量。
一般放生魚苗數量與環境承載量(carrying capacity)有關,而環境承載量與棲地、食物與空間有關,一般政府主導或大型團體之放流數量可能達數萬尾至數十萬尾,數量太多,放流作業時間也越多,水質容易惡化,魚群在擁擠狹小空間因而受傷機率也越多。
(十)、水域是否適合放流
放流地點水域須符合下列四項條件。
1.放生魚種在放生之水域,確實魚群數量減少及分佈減少。
2.原本就有放生魚種分佈之水域。
3.棲地適合生長。
4.海域放生必先查明潮汐時間,放生一定選擇漲潮時間,因為漲潮水位高,魚放流後可迅速離開放生地點。
(十一)、監測放生後之結果。
大量放生宜邀請生態家參與,並從魚類選擇至放流過程,及放生後適應是否良好等,都須全程追蹤監測。一般民間小數量放流,最好在放生後三日間觀測有無魚群暴斃。
(十二)、運輸車輛規定。
放生所需運送車輛及水體必須有氧氣裝備並事先消毒,避免傳染疾病。
(十三)、放流季節與水溫。
放流時機最好是在秋天至早春,因此時氣溫與水溫溫差小,氣溫低魚類耗氧量也低,放生魚類死亡率及受傷機率降低。同時魚類在放生過程中緊張不安產生之壓力(Handing stress)在水溫低亦較水溫高時為低,因而引發之死亡率可大為降低。但在台灣佛教放生團體偏好六、七月氣溫及水溫較高季節舉辦放生活動,還有人集中在農曆七月放生,因此建議應避免夏季高溫時放生。
(十四)、放流魚種競爭力、掠食性、棲地適宜性。
若放流新魚種至新環境須考量其競爭力、掠食性、棲地適宜性、對原水域及現有生態的影響。例如在海域放流掠食性強魚種(如薯鰻),宜避免。
(十五)、理想替代方案
是否有替代方案,如改善水域棲地環境而不需放流魚種亦能達成同樣目的,亦即做好水域環境保護工作,維護水生物自然生態,這是放生最理想目標。
三、放生實施細則。
(一)、放生前應執行事項
1、實地勘查放生地點是否符合下列條件。
A、選取放生之魚種族群數量減少或分佈減少之地點。
B、確認原本放生地點就有該魚種分佈之水域。
C、確定放生地點水域棲地環境適合該魚種生長。
D、能監測放生後族群數量變化。
E、附近無釣客活動及潛水等活動干擾。
F、確定放生時為漲潮時段。
G、運送魚群車輛能否靠近水邊。
2、確實選定最佳放生季節及水溫
A、季節:秋季至春季。
B、水溫:實地了解當地水溫,最好不超過200C,因為低溫會減低魚群在放生過程緊張不安產生之壓力,進而降低死亡率。
3、做好放生申請許可
放生必須至少十五天前向漁業主管機構申請書面放流與可,避免受到漁業法處罰。
4、審酌放生魚源取得方便性。
放生魚種來源建議向公私立合法養殖場購買,魚種選擇可依照漁業法公告之建議增值放流之種類(表二),視棲地環境及食性,參考政府主導之放流魚種,此外每次放生魚種最多不要超過三種。北部放生最好在北部養殖場購買魚源,中南部地區亦就近購買較理想。
5、選定最優運送魚群車輛。
確認運送魚群車輛必須具有隔熱及氧氣供應裝置之專用車輛。
6、確實觀測評估水域現有魚群數量。
7、適當選定放生魚種別大小數量。
8、計算運送魚群至放生地點所需時間。
9、放生法會時間不宜超過一小時,魚苗自養殖場運送至放生水域所需時間越少越好。
(二)、放生時應執行事項。
1、測量運送魚群車輛水溫及溶氧。運送魚群車輛之水溫與放生地點水域之水溫溫差不得超過30C,否則容易導致魚死亡。
2、測量放生地點水域之水溫及溶氧,若溶氧低於5ppm即不適合做為放生地點,水質資料可參考環保署水質監測網站。
3、確認放生魚種學名,避免外來種或其他魚種混入。
4、盛魚之水桶或塑膠袋大小要適當,放生應以容積物裝盛後,置於水面下俟其適應水溫後,由其自然流(游)出,或使用滑道等適當方法為之,禁止以潑灑方式進行,盡量避免多人接力傳遞,以避免魚群受傷。
5、現場必備安全防護措施,如救生衣、防滑雨鞋。

放流種類
|
俗名
|
放流地點
|
黑鯛、黃錫鯛、黃鰭鯛、嘉鱲、川紋笛鯛、赤鰭笛鯛、銀紋笛鯛等鯛科及笛鯛科魚類
|
黑格、枋頭、赤翅仔、加臘、嗑頭、紅雞魚、紅槽等
|
臺灣本島及澎湖、金門、
馬祖地區 |
四絲馬鮁等馬鮁科魚類
|
午仔等
|
臺灣本島
|
鯔科魚類
|
烏魚、烏仔等
|
臺灣本島
|
尖吻鱸、星雞魚等鱸科魚類
|
金目鱸、石鱸等
|
臺灣本島及澎湖地區
|
鮸、黃金鮸、叫姑魚等石首魚科魚類
|
鮸仔、加網、黑口、白口、帕頭等
|
臺灣本島
|
布氏鯧鰺等鰺科魚類
|
金鯧、紅衫等
|
臺灣本島
|
青嘴龍占等龍占科魚類
|
青嘴、龍尖等
|
臺灣本島及澎湖地區
|
點帶石斑等鮨科魚類
|
石斑、過魚等
|
臺灣本島及澎湖、金門、
馬祖等地區 |
銹斑蟳、遠洋梭子蟹等梭子蟹科
|
火燒公、花市仔等
|
臺灣本島及澎湖地區
|
九孔、鐘螺、鳳螺、珠螺及車渠貝等貝類
|
|
臺灣本島及澎湖地區
|
文蛤等貝類
|
粉蟯、蛤仔等
|
臺灣本島及澎湖、金門、
馬祖地區 |
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
基隆市和一路199號
|
(02)2462-2101
|
水產試驗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
新竹縣竹北市泰和里111號
|
(035)55-1190
|
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
台南縣七股鄉724三股村海埔4號
|
(06)788-0461
|
水產試驗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
|
屏東縣東港鎮豐漁里豐漁街68號
|
(08)8324121-3
|
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
台東縣成功鎮五權路22號
|
(089)85-0090
|
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漁政組
|
台北市中正區潮州街2號
|
(02)3343-7265
|
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
|
(049)276-1331
|
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保育組
|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2號
|
(02)2351-5441
|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
台北市陽明山竹子湖路1-20號
|
(02)2861-3601
|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
苗栗縣大湖鄉富興村水尾坪100號
|
(037)99-6100
|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
花蓮縣秀林鄉富士村富士291號
|
(03)862-1100
|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
南投縣水里鄉55344中山路一段515號
|
(049)277-3121
|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路596號
|
(08)886-1321
|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
台南市安平區城平路2號
|
(06)391-0000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
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村後灣路2號
|
(08)882-5001
|
王溪泉
|
(02)2783-1757
|
本文資料節錄自:
本文資料為台灣政府所認同的水產動物放生通則,實際放生以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之教授為最高指導原則。
- 網站文章總數:6795
- 網站圖片總數:16667
- 網站影視總數:1527
- 網站檔案總數:1065
- 今日瀏覽人次:117
- 總瀏覽人次:1891701
- 今日瀏覽文章數:112
- 總瀏覽文章數:1391460
- 今日瀏覽影視數:1
- 總瀏覽影視數:45091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