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藏學佛苑-夜幕下的雨中我踩爛了一個蝸牛的殼(扶搖直上)
夜幕下的雨中我踩爛了一個蝸牛的殼
在細雨綿綿的夜晚,一場不經意的邂逅,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生命之輕與慈悲之重。大多數在廣東生活過的人都見過雨後路邊會有很多蝸牛“離家出走”,大的猶如雞蛋,小的有拇指大小。每到雨後就會從潮濕的草坪、路邊、花圃裡面爬出來,只見它們背著厚重的殼躅躅而行在潮濕的路面。
接連幾天的大雨夾雜著小雨,雷雨帶著陣雨,導致蝸牛們又開始集體離家出走。然而,在這靜謐而幽深的雨夜中,我的一次無心之舉,卻給這寧靜的夜晚添上了一抹不應有的沉重。
夜幕低垂,細雨如織,我左手拎著分類包裝的垃圾,右手撐著雨傘急急忙忙地走向垃圾站,腳下的路面被雨水沖刷得既濕滑又朦朧。然而,就在我匆匆走向目的地時,一聲輕輕的咔嚓聲傳入耳際,我知道我不慎踩到了一隻蝸牛。它可能正努力地尋找著屬於它的避風港,但是它那脆弱的外殼已然在我及時收腳的情況下還是化為了幾塊碎片,露出來裡面還在蠕動的白嫩的軀殼。
我輕輕將它移到路邊的草叢裡,嘴裡不停念著“超度咒”,那時我心裡多麼希冀自己也能擁有像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超度被開水燙爆肚皮的螞蟻的證量,期待小蝸牛也能活下來,可我知道,失去外殼保護的牠幾乎不可能生存下去,牠或許終將成為草叢裡螞蟻的一頓大餐。帶著愧疚的心理丟了垃圾,回來的路上,因為怕傷害別的蝸牛,在我有意識的觀察下居然找到了一個空的蝸牛殼,和我剛剛踩到的差不多大小,我把它拿到剛剛失去外殼的蝸牛旁,不知牠是不是能鑽進去,用這個新家保護好自己。
我站在雨中耳邊彷彿響起佛陀的教導,我們要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境,即對待一切眾生都應如同對待自己的親人一般,不分親疏遠近,不論貴賤高低,都應以慈悲為懷。而我,學佛多年後,在明知會有蝸牛出沒的雨季,居然還是不留心犯了這種罪過,讓我深感自己的罪孽深重。唐玄奘大師那句“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的慈悲之言,如同雷鳴般在我心中炸響,一股難以言喻的愧疚與懺悔不禁湧起。大師以慈悲為懷,即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視如珍寶,生怕自己的無意之舉會傷害到它們。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于說法中時常教誡我們要有慈悲心,《什麼叫修行》中大悲我母菩提心第一條“知母:了徹三界六道眾生無始以來於輪回轉折中皆我父母。”這是南無羌佛和十方諸佛于無量智慧神通中觀照後告知六道眾生的絕對真理。然而,在忙碌與浮躁的生活中,我往往忽略了這些細微的生命,忘記了牠們同樣擁有生存的權利和尊嚴。
在這場雨夜的反思中,我彷彿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洗禮。或許,這次意外的遭遇,正是佛菩薩給予我的一次警醒——什麼才是真正的慈悲,不僅僅是口頭上的善言善語,更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在這個下雨天,我和這只蝸牛的邂逅雖然短暫卻意味深長。牠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與寶貴,也讓我對佛教的慈悲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未來的修行路上,我要以一顆更慈悲的心、用實際行動去關愛每一個生命。
雨,依舊在夜空中輕舞飛揚,我站在雨中,想著那只被我踩爛了外殼的蝸牛,心中充滿了懺悔與自責。我在這場雨夜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與目標——那就是以慈悲為懷,以尊重生命為己任,用一顆純淨而善良的心去迎接未來的每一個日子。隨時保持一顆敬畏之心,避免對任何生命造成傷害。我將帶著這份懺悔與覺悟,用一顆更加慈悲和溫暖的心去擁抱這個世界。
筆者:扶搖直上
轉載自:華藏學佛苑
http://xuefoyuan.org/4329.html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