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行-《寄生蟲》裡,警惕那些危機四伏的生活細節!(香山的糧倉)
影片中所謂的精緻利己主義發揮到了淋漓盡致,正是這個危機細節樸先生英年早逝人生劃上句號。其實樸先生上演的版本和2018年重慶萬州公交墜江的事故其實如出一轍。都是從私心利益出發,把自己的愉快幸福建立在損傷他人之上......
《千與千尋》之思考:一顆未被世俗污染的初心(拈花一笑)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多為勉勵自己或提醒他人不要忘記最初時候的發心,我們要保持善良、真誠、進取、寬容等美好品質,做人做事持之以恆,方能取得成功。我從電影《千與千尋》裡,也看到了這層隱含的深意......
《媽閣是座城》:男人賭錢,女人賭情,只為一個字(玖蕖思)
強盛的貪婪和自私害人至深。娑婆世界的人們,正是貪欲叢生,不知收斂,氾濫成災,湮滅了自己善良的本性,放大了醜陋的自私,才一步步走向墮落的深淵。學佛修行之人應看淡世間法,看重佛法,做善業善舉,依教奉行,利樂有情,讓自己的生命成為富有功德的生命......
《西遊記》不是神話故事,講的是修行(在路上)
看著電影《大話西遊》的結尾,孫悟空扛著金箍棒臉上帶著的釋然、放下、孤寂遠去的背影,聽著主題曲《一生所愛》的歌詞,心中泛起很多思緒。不禁想起南無本初報身佛法音中的說法“《西遊記》不是一篇神話故事,裡面寓意了很多的修行和佛法”。再次從一個修行者的角度去翻讀不知看了多少次的《西遊記》小說,果然從中發現到很多以前被忽略的深刻意義,從而深深感悟到唐僧取經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修行成就的過程......
福慧行-用犯罪來換取,值得嗎!?(瓊文)
在眾多罪案當中,包括搶劫、殺人、強姦、謀殺、傷人、虐兒等…罪犯他們都用自己的自由去換了犯罪的代價。說說轟動香港的綁架犯張子強,憑藉綁架了多名香港富商,得到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金錢,這肯定是他非常渴望的東西,所以才會不顧一切地去幹,但最終得到的是…….牢獄及死刑。縱使他曾經可以讓父母、妻兒享受奢華生活,但父母卻失去了一個兒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子女卻永遠得不到父親的愛,而他亦無法分享子女成長的點滴。值得嗎!?
電影《一出好戲》起底人性,佛陀所說“凡情20法”貫穿全片(陳宥名)
身為這個社會的一員,我們一旦遇到生活中的對境難免有時也會隨波逐流。想到此處,心猶有餘悸,法音聽過多遍,我照著去做了嗎?佛陀在法音中教導我們要:每日迴光返照,每條逐對,犯了就想到自己錯了,要斷絕了二十凡情,如果我執不斷絕,聖途無望!言猶在耳,實當警醒啊!
《西遊記》暗藏佛學妙理:孫悟空能大鬧天宮為何卻跳不出五行山?(樂寶)
所以,學佛不容易呀!要真正修煉降服我們的凡“心”,仿佛西天取經,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打磨,才能真正飛身脫殼成就。學佛修行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修煉“心”的艱苦過程,為什麼艱苦?正因為我們的“心”就像孫悟空一樣“神通廣大”,不聽管教,桀驁不馴,我們才會在輪回中受苦。所以修煉自己的內心,從建立出離心、堅信心、不動願心、精進心、大乘菩提心開始依次第起修(詳見南無本初報身佛所說法《什麼叫修行》),才是學佛修行最最關鍵的所在之一。在我們依教奉行之時,若能得到南無本初報身佛親傳佛法,今生必能解脫成就。
《西遊記》趣經女兒國,修行路上斷情執(樂寶)
破除情執,捫心自問,你做到了麼?你有像唐僧那樣的決心麼?你能做到唐僧那樣的行為麼?棄王權富貴、兒女情長於不顧,置身于黃沙漠漠、窮山惡水,不畏艱難,長途跋涉去西天取經,只為了“解救芸芸眾生,使世上不再有殺伐紛爭,使人間不再有怨女曠夫。”......
前往岡仁波齊,一場震撼心靈之旅(華之)
朝聖者們經歷風雪,爬過泥濘,趟過河流,躍過高山,也在石子路上磕過頭。2500多公里,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連一絲臨陣脫逃的念頭都不曾有過。在朝聖的路上,隊伍裡有孕婦途中產下孩子,有中年漢子被山石砸傷了腳,也有老人去世。這些的變故都沒有阻止他們前進的腳步。沒有豪言壯語,只有不懈地磕頭,齊聲地誦經,短暫的休整。他們堅定不移的心行,讓我體會到信仰的力量,深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