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佛心路-續(吉悟)
記得在2017年,我曾寫過《我的學佛心路》一文與大家分享。那時,我是以非常喜悅的心情,說出內心的感受。我要告訴所有的行人,我知見方面得到了受用,希望有緣的人能夠和我一樣走進如來正法。如今再回頭去看三年前的認知時,我個人感到非常的慚愧。為什麼如此說呢?
夫妻相處不離修行,家庭就是彼此的修煉場(陳宥名)
幸福的婚姻,不是時刻想著改變對方,而是時刻照自己的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真心欣賞對方的一言一行,時時警醒,彼此感念此生的緣分,在修行路上一路扶持、鼓勵。相信一顆感恩惜緣的心,將會給自己和家人都帶來無限的歡喜和自在......
中華國際佛教聞修正法會-修行來不得半點馬虎(達瓦嘉措)
懂得學佛修行目的的佛教徒,都知道學佛是為了要脫離輪迴,要了生脫死,也告訴人家無常恐怖,要學佛修行,基本道理明白,也想修行,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反而是該守的戒律沒有守、十善、四無量心都沒有辦法執行,成了口頭禪,更不用說菩提心了;還認為自己在誦經、持咒、修觀、….,認真做功課、在修法,也認為自己是慈悲的,但就是受用不大,或甚至沒有受用,就是有受用也會墮落下來......
佛教正法中心-一面鏡子,一份關懷(妙珠)
對我來說,每一盤法音猶如一面智慧的鏡子,聽聞以後,能照出我靈魂深處的污穢,讓我羞愧,以之為巾帕拂去無明之塵,使自己在菩提道上繼續前行。法音中舉了一個真實的公案......
“兒童節”的呼籲:真愛孩子嗎?請給她一個和諧幸福的家(訄索)
下面這篇文章的自述,回顧了一個不和諧、離異、再婚家庭給作者童年生活留下的痛苦陰影,強烈呼籲為人父母要相親相愛。值此“六一兒童節”,謹以此文,願給一些正在準備離婚的夫妻、家庭稍作啟發......
疫情下急需“抗體”,健康人生更需要這樣的“護盾”(在路上)
作為佛弟子,在修行成就的過程中,更加離不開“免疫力”的保護,這個免疫力就是“戒律”。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就是了生死,而首先就是要提高我們對於世間萬千誘惑的抵抗力。而佛教的一條條戒律,就是為修行人量身打造的鎧甲,是為提高佛弟子自身保護的免疫力......
佛教正法中心-等三秒,退一步(曲吉華丹)
我試著處理事情先等三秒,等三秒後再對外境做出回應,凡事退一步多為他人立場著想,待人處事果然順遂很多。有這三秒的短暫片刻,增加了理智的思維,做出的回應更加完善了,有退一步的想法,遇事自然也包容了許多......
華藏學佛苑-二十天共修之下,大家都現了“原形”(桂紅)
以前我一直覺得大家的修行都不錯。一周兩次的聞法共修,同修們和睦相處,都顯得頗有修為與覺悟。然而在集體生活中,以前的謙讓修養慢慢消失了......所幸我們有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的教導,恭聞法音後,佛陀的教誡如照妖鏡般照出了我們各自面紗下的醜陋我執......
善良,一生的幸福之道(在路上)
禍與福雖然是截然相反的兩端,但都不是生活強加在人身上的,而是人們自己意識和行為去感召來的。給他人帶來利益,自然就是一種幸福之道,或者說是自修幸福之道的一種方法。一幕幕的巧合、天意背後,都是因果,不信請看以下幾個故事......
佛教正法中心-怎麼樣慈悲面對眾生?——恭聞三盤法音的省思(索朗彭措)
在近期的法音裡,佛陀師父指出一位仁波切在處理木造家房掃除過程中,傷害了一些白蟻,其所造下的黑業致使道力退失,這是活生生的公案啊!這位修持很好並建立很多功德的仁波切,還會因一時不夠經心,傷害了眾生而招致道力退減,粗陋如我等,造的罪業更不知幾許,在學佛路上卻還在心存僥倖,不是慚愧而已,亦是害怕!
佛教正法中心-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曲勒)
不懂得反省的人,最終是原地踏步,止步不前。應該把自己擺到最低,閒談不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時時察覺自己,不斷修正自己。一個人只有不斷的自我反省,才可以不斷的成長進步。常自省,常思己過,付諸行動,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忍辱是最高的苦行,容忍是最上的涅槃
國王說:“既然你是忍辱仙人,我就看你忍不忍得了!”喪失理智的大王,說著便拔出刀,砍下行者的右手!鮮血汩汩地自忍辱仙人被砍斷的手臂流出。然而,忍辱仙人此時卻思惟著:“我上求佛道、與世無爭,大王對我尚且忍心下手,更何況是對老百姓呢?”於是心中暗暗發願:“有朝一日,我成道後,一定要先來度大王,不讓人民牽連受害。”
平臺、本事與當今的“活佛”(在路上)
縱觀當今佛教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活佛”仁波且變成了一種世俗職位,四面八方的人都以佔據一個這樣的職位為榮為傲,這三個字已經失卻原有的寶貴和聖潔,充滿了虛榮。得到了,志滿意得趾高氣昂,想著今後高高在上人前人後的擁戴供養,喜不自勝,還暗忖:這下看誰還敢瞧不起我!甚至有人到處打著南無羌佛旗號,或者打著一些藏密大德的旗號,說假話、亂開示、搞壓制、移花接木,或者巧立名目斂財,或要名要利要功德要威風,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寬恕別人才是善待自己(廣緣、在路上、博文)
面對“幫不幫,救不救”,考驗人性更考驗修行(雲喜馨荷)
一個小小的善行,會改變多少命運,何樂而不為呢?是故,該出手就出手,別想那麼多。特別是佛弟子,面對眾生有難,更是應該不容遲疑的伸出援手,至於是否“碰瓷”,那就交給因果了,否則就有違“眾善奉行”的佛陀教言......
中華國際佛教聞修正法會-慈悲面對眾生,我有依佛教行持嗎?(達瓦嘉措)
恭聞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怎麼樣慈悲面對眾生,才能成為聖者?],感恩法音中 佛母的慈悲,令佛弟子深受教化......
福慧行-清流(匯流)
這幾個月,面對充滿戾氣的環境,不免煩躁不安。雖然自己是佛教徒,畢竟還是凡夫一名,和常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是非對錯的判斷,會觸景生情而起瞋心,心生煩惱。最近再次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法音,聯繫到自己最近的心境,知道自己為外境所遷而心生煩惱即是魔了......
說別人可憐時,想到自己可憐了嗎?(慈芳 、慧明)
每每在單位受到領導的批評,或者從媒體中得知某人被法辦了,或者是看到周圍某個人遭遇不順了等等,都會說一句:哎呀,太可憐了。其實自己的內心深處對遭惡報者不是悲憫,而是覺得他活該受罪......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雜草如何除?(一葉小舟)
自從參加《學佛》學習後,我開始認真反觀自己,每日從身口意方面進行自我審查,隨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一段時間後,隨著心地污垢不斷地清理,我的身心也隨之健康起來,氣色好轉、精神狀態改善。心地污垢的清除就是我身體和精神轉好的直接原因......
修行,不可忽略的“毛毛雨”和蝴蝶效應(在路上)
修行一定要在細微處入手。“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正如南無本初報身佛所說《世法哲言》之一:大德之成,微德累至,公路之長點面沙石之匯,如欲成德弗忽小品之行。
從張柏芝的“吃素謊言”聯想到一則佛典故事(在路上)
謊言的紙終究包不住事實的火,當真相大白時也是人設崩塌日。巴菲特說,建立信譽要好多年,毀掉它卻只要幾分鐘。就功利而言,在一個成熟的商業社會,信用是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也是一種財富的象徵。失之,則失天下......
磨圓自己,只為前行(演化)
原來,慚愧的我,也可以從小事做起,從別人的墊腳石做起,通過服務他人,利益他人來磨礪自己,這樣才能讓自己更圓,滾得更遠!這真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也正是佛教所提倡的“自利利他,要想自利就要先利他人”的道理......
先做一個高貴清華之人,再說轉凡成聖(玖蕖思)
天天佛號不離口,卻不知道自己在騙自己(楊青松)
不要認為念佛號誦經,做義工,行放生就是學佛了,學佛就是要學習佛陀的一切言行,落實到日常生活的。比如,佛陀說要修忍辱,當蘇大叔對您不好時,您忍辱了嗎?佛陀說要利益他人,而您對大叔都針鋒相對,以牙還牙,您連丈夫都不肯忍讓,怎談得上利益他人呢?又怎算是一個信佛、學佛人呢?難怪您學佛不受用,眾病纏身也沒有好轉。您說對吧......
福慧行-用犯罪來換取,值得嗎!?(瓊文)
在眾多罪案當中,包括搶劫、殺人、強姦、謀殺、傷人、虐兒等…罪犯他們都用自己的自由去換了犯罪的代價。說說轟動香港的綁架犯張子強,憑藉綁架了多名香港富商,得到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金錢,這肯定是他非常渴望的東西,所以才會不顧一切地去幹,但最終得到的是…….牢獄及死刑。縱使他曾經可以讓父母、妻兒享受奢華生活,但父母卻失去了一個兒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子女卻永遠得不到父親的愛,而他亦無法分享子女成長的點滴。值得嗎!?
您身邊有這樣污濁的“念佛人”嗎?(華秋)
許多人把把念佛當成時尚,趕佛謿,擺架勢;雙腿盤起,手持念珠,雙目微閉,念念有詞,感覺“時尚又莊嚴”,可是在生活中的卻是處處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不要說對眾生施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就是連普通人的同情心、憐憫心都不具,此類念佛人是何等可憐! 猶如那位“念佛女士”,一個天天念佛之人,乃至念佛念到了“嗓子快發啞”程度的人,為了一點小便宜,卻將眾生的苦苦相求置若罔聞,實可謂:口念心不念,念佛不學佛......
你若向善,這世間的奇跡便都願意為你而來(溫溫暖暖)
善良一些吧!因為每個人都在與生活苦戰。對你我而言,這世間哪有什麼天賜的奇跡,所謂奇跡,不過是普通人心懷善念的累積。而我們成全奇跡最好的方式,便是保持向善,一直向前......
做人,別太強勢,會傷了自己(若空、薩依)
隨著聞聽佛陀法音的深入,隨著皈依三寶後學法守戒,我終於明白,人生不過一場夢,所有的親眷都是往昔業緣,今生再聚了緣而已,何必執著這場虛幻的夢境呢?爭什麼?要什麼?執著什麼?傷了親情,傷了自己,人生不過一眨眼的功夫就無常了,餘下的時光,好好修行吧。脫掉強勢的外衣,找回真實的自我......
瑪倉派-賽局求勝的抉擇 —— 在世足大賽正熱之時(觀珍)
如果我們平時不養成行善的習慣,積小善為大善,不養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習慣,輪到我們自己人生的賽局時,我們是無法做出道德的選擇,只會屈服在世俗的利益上,臣服於人性的貪嗔痴......
瑪倉派-你開車嗎 超車借過 (薄荷)
開在高速公路中線車道依速限行駛,常常後面的汽車開著刺眼的遠光燈急駛而來,貼在我的車尾要我讓道。右旁是貨櫃車,前方也是大貨車,要我往哪閃避?通常這時候該怎麼開我就怎麼開,他們自己會找空隙超車。 不過今晚就碰到一輛無良的休旅車,明明內側車道都沒車他不超,惡狠狠的貼在我後面逼車且用最強的遠光燈照我......
一個小惡行為可能錯失改變命運的機會,不容忽視(葵心、東山)
釋迦世尊也開示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當我恭學到南無本初報身佛之《極聖解脫大手印》:“無論任何壞事,大壞事,小壞事我絕不做……”時,我感到修行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嚴肅性,曾經我以為多做好事就行了,現在看來,止惡同樣重要......
福慧行-凡夫肉眼所見未必是事實的全部(何旭霞)
得知真相,我那一刻真是無地自容,十分慚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沒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就輕易的責怪她沒良心。從這件事情上,我馬上覺醒自己,以後遇到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以隨便加以評判......修行就是在師兄姐之間修的,有錯馬上就改,不執著不要臉地改......
福慧行-世俗人的眼光(王子)
從前,我是一個基督徒。我樂於告訴別人:「我是一個基督徒,感謝主!」
之後,我是個學佛的人。但是,我卻害怕告訴別人我是一個佛弟子;亦不想被人知道我是個學佛修行人......
現在,我會讓他人知道我是學佛的,讓他們看到我在學佛之後,斷除了不少惡習......
瑪倉派-憶當年--皈依時的心念(賴玉芬)
參與了佛堂共修以及規律的上大福金座共修,在長時間的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下,夫妻彼此之間的磨擦減少了些,彼此脾氣也變好些,並且持續的在進步中。(因為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佛陀師爺的話語無時無刻猶如就在耳邊提醒著)......
瑪倉派-你開始修行了嗎?(李炫宗)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觀心念正行為」這片法音裡對我們說法,提到佛教徒裡面很多表面上在學佛,但生活行為卻時常與經教不符,日常生活中面對眾生時,與教戒相違背,自己卻不清楚,還以為正在解脫的道路上前進,他們錯誤理解相信自己,自己在行十善,發四無量心,但往往是口頭上說,實際做不到,因此變得比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的教徒都不如,他們和藹可親,願意幫助其他教徒,有人生病趕快去看教友去幫助他們,他們是真誠的在關心愛護別人,愛護眾生像自己親人一樣。但佛教徒只是表面上在關心,嘴巴上說心裡在想,但真正要去進行的時候一千百個理由耽擱下來,佛教徒口頭在做佛事,但私底下拉幫結派,普通行人這樣,仁波切也是這樣,大家為了一點小事意見不合就爭功委過,為了想建立功德,拼命想爭一個位子,爭地盤,搶風頭,互不相讓,暗地射箭毀謗,批評指教,師兄弟間無法和樂相處,一場法會活動辦下來,分崩離析,這樣那裡是修行呢?
運頓多吉白菩提會-每天都是修行的好日子(黃于軒)
在這幾年與人交會互動的過程後,對於「修行」有更深刻的理解。「修行」不是看你能知道多少的佛法道理,而是究竟能用得出多少。不是用來檢視身邊的人,而是用來修正自我。知道、得到都還不是自己的,只有持續的「做到」,那才能是真的修行...
從乞丐老媽和難陀女佛前供燈風吹不滅得到的自省(久美多杰)
看了這兩則供燈的故事,我陷入了深思,情不自禁省思起來:
乞丐老媽媽供燈的發心是“為所有的窮苦人點這一盞燈”,難陀女供燈的發心是“願這盞燈的光明,除卻我多生以來心中的暗昧,消除過去的罪障,獲得大智慧,以利益廣大眾生。”我捫心自問:我怎樣看待自己供燈和所做其他佛事的?乞丐老媽媽和難陀女供燈時,是發自內心的“切心切願”,而我呢?只是口頭上喊著“回向給六道眾生”,而在內心深處並沒有把“一切為利眾生”放在心上。慚愧啊!佛說“六道眾生皆我父母”,而我作為學佛多年的佛弟子,對待眾生如同父母了嗎?沒有、沒有啊!相比之下我是多麼自私!多麼渺小!!!
瑪倉派-八風吹不動與觀心念正行為(野竹)
很多佛教徒之間,只是口頭上在說關心,實際上沒有,師兄弟間、佛教徒之間互不往來,誰也不服誰,拉幫結派,各立山頭,互挖弟子,互相虎視眈眈、看不順眼,好像彼此不認識形同陌路一樣,佛堂之間很少交流,很少互動,有機會相聚在一起,就會互相評比觀察對方,我的徒眾比他多,我就開心,我的名聲地位成就比他低我就難過,我認為他排擠我,他對我使了小手段,他搶了我的風采,或者他搶了我的同學,我就不高興,我就要跟他爭個輸贏論個是非曲直,把佛堂道場當成生意版圖在經營著,這樣的行為哪裡是個佛教徒,哪裡像個在學佛的修行人啊?這樣的做法有在觀心念正行為嗎?
走進苦,走進無常(水)
這次,我和母親在安養院幫長者精油按摩...落下幾滴精油,我開始揉捏眼前插著鼻管,一手蜷曲,衣衫老舊,翻出陣陣味道的這位長者,很多念頭剎那間掠過腦海。走出了佛堂,苦就紮紮實實地落在我們眼前,學佛人對苦豈能視若無睹?何況這些苦是如此的真實,這不是一句簡單的佛號可以解決的。唯有從心裡掏出真真正正的菩提心,真正展現慈悲喜捨,低下頭去,與苦同行,才是真本事,硬道理!
一次內心深處的探索(星空下的一粒塵埃)
我是一個眾生,過去也跟其他眾生一樣在迷夢中度日。唯一不同的是,現在我是一個佛弟子,我抱著一顆慚愧的心學佛修行,不斷地聞聽佛陀師父的法音,修持自我的行為,才逐漸地由醉夢中醒來。而大部份沒有學佛的眾生由於知見上的錯誤,從來沒想到過當自己一口氣斷了再無法呼吸時,自己的心臟不再跳動,身體冰冷,血液凝結,死後靈知心識(靈魂)再也回不到這個人間世界、回不到陽間來了,怎麼辦?怎麼辦?
福慧行-謝謝您,陌生人!(亦心)
其實,通過這件事,我也自覺羞愧,因為這個過來幫我的小伙子正是幾分鐘前被我嚴肅拒絕推銷的那個男生!他並沒有抱著“事不關己己不操心”的心態,甚至也沒有“看好戲”的幸災樂禍的想法,而是主動來幫助我,相比之下,我為我剛才的言語而自愧。那個大爺也是熱心腸之人,我並不認識他,他卻能主動幫我詢問,最後真的幫我找到車主,解我困局。回想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些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在某個時刻出現,在你困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
福慧行-要有一把公正之尺 要有一顆善良之心(亦心)
文章開宗明義講述了一個現在社會上很常見的一個現象,『從100分到98分,挨一頓揍;從55分到61分,得一個吻。許多人看來,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經地義,後者進步了得吻是理所當然。』從分數角度來看,考了98分的人比考了61分的人分數高,而這兩個人得到的結果卻是相反的,因為造成這個結果的人把衡量的標準本身就放得不同,前者跟他之前得到的100分做了比較,後者跟他之前的55分做了比較,可是就同一張卷子而言,憑什麼98分就要挨揍?公正之尺在哪裡?
一隻老鼠的啟示(法正)
試想:若自己的父母死躺在路上,能悶不吭聲、視若無睹嗎?我們怎麼知道前世、前前世、乃至更早之前的父母、親友於六道中輪迴成什麼?一貓一狗乃至一鼠…等等,任何生物皆有可能,不是嗎?
福慧行-費斯汀格法則.四無量心(阿蒙)
“費斯汀格法則”:
他的法則就是: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的。
換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佛教正法中心-穿好我的釘耙 (尊巴旺丘)
運頓多吉白菩提會-菩薩行持與法的概念(林耿徹)
運頓多吉白菩提會-反觀自省 菩薩行持(王莉菲)
綺語無益
一、定為智人所愛。
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
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
是為三。」
常見己過
唯心淨土